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愚人的譬喻】(28)
《百喻经》      饮木筒水喻

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筒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饮水已足,即便举手,语木筒言:“我已饮竟,水莫复来。”虽作是语,水流如故。便瞋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何以故来?”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语言莫来?”即为挽却,牵余处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死渴爱,饮五欲咸水,既为五欲之所疲厌,如彼饮足,便作是言:“汝色声香味,莫复更来,使我见也!”然此五欲,相续不断,既见之已,便复瞋恚,语:“汝速灭。莫复更生,何以故来,使我见之。”时有智人,而语之言:“汝欲得离者,当摄汝六情,闭其心意,妄念不生,便得解脱。何必不见,欲使不生。如彼饮水愚人等无有异。”

注释:

①木筒:贮存、接引清水的木制器皿。

②就:接近、靠近。

③饮竟:竟,完毕,终了。饮竟,喝完了。

④挽却:挽,拉;却,退。挽却,拉走。

⑤余处:别处。

⑥渴爱:佛教名词。指世人追求色、声、香、味、触五种欲望,如渴而见水。认为:渴爱难满,如海吞流,它也是难脱烦恼的直接原因。

⑦五欲咸水:指有五种欲望的人们如渴饮咸水,越喝越渴,难以满足。

⑧摄汝六情:摄,收敛,制约;六情,又称六根,被认为是“心所依者”,即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而产生的感觉以及思想意识。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走路走得又渴又累,看见木筒中有贮存、接引来的清凉纯净的流水,就靠上去喝。喝足之后,就举手对木筒说:“我已经喝完了,水就不要再来了。”虽然他说了这话,可水依然流个不停。他就瞪着眼睛愤怒地说:“我已经喝完了,告诉你不要再来了,为何还要流个不停?”有个人听见了以后就对他说道:“你实在是太愚昧了,一点脑子都没有。你自己为什么不离开,却叫水不要再流了?”就把他拉走,带到别处去了。

世上有的人,也是如此。渴求人生的各种欲望,如渴饮咸水永难满足,在对各种欲望感到疲惫厌倦后,就好象那位喝足了水的人一样,说这样的话:“你们这些声色香味等等欲望,不要再来了,不要让我再遇见了!”但种种欲望,仍然不断地出现,遇见以后,就又瞪眼气恼地说:“你们赶快消失,不要再产生,为何还要再出现,让我遇见。”这时有位明智的人对他说道:“你想脱离各种欲望的困扰,就应当收敛和制约你的各种感官的诱惑,清心寡欲,不生各种贪婪的愿望,这样就能解脱各种烦恼。又何必为了不遇见诱惑,而想使它们不产生。这就和不想喝水了却又不想见到水的愚人的想法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辨析:

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熟悉的一句话: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表现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造福的决心和信念。但人们在征服自然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它、认识它,换言之就是要尊重和认识自然规律。更应当具有热爱自然、保护生活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认识,切莫主观盲动,贻害后代。

至于佛教对于“欲”的抵制,以及对人与社会、恶与善本源的认识,不无深刻之处。它认为:欲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表明了人对于外界既不是完全被动的,也不是一种完全支配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了他的“欲望”需求。他又对别人产生作用、影响。人受环境影响,又影响环境,也影响着和他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这种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有不应忽视的认识价值。
                  (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供你思考:

圣法法师在《百喻故事广释》里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个根源,方才有其结果,众生贪爱五欲之乐而造业不肯舍离,又怎能没有受苦受难的果报呢?当他厌烦尘境不爱欲乐的时候,如果不断除心里的贪欲又怎能阻止欲乐的水不流呢?不断除内心贪欲的根源,要不喜爱五欲那不是像旅行人要阻止流水,而不杜绝水源一样的愚痴可笑吗?

水有源,树有根,古人说:“物有初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即近道矣”。人的富贵贫贱,智愚贤不肖,乃至个性的善恶忠奸正邪皆有过去的业因,感受现在的苦乐果报,不知追究其源,光从业果呵责或怨天尤人有何用。

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能觉悟的人(菩萨)即事事知何因将必得何果。凡夫不论讲话做事都增近罪业而不自觉,故生死流转业报无尽。

前生有造种种业,故今生有种种果报——灾难痛苦之事不知忏悔修行,而一昧求神托佛,不是“缘木求鱼”一样吗?佛经说如是因必有如是之果,偏偏不信,却信算命问卜来处理事情亦是缘木求鱼,我人自无始积习贪嗔痴等恶习,故生死无尽,苦报无尽,不以此下工夫而怨天尤人,不是和故事中的愚人呵责流水一样吗?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