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愚人的譬喻】(55)
《贤愚经》

优婆斯兄所杀品③

时舍利弗见斯事已,往至佛所,而白佛言:“彼死比丘,本作何缘,今现得道,被毒而死。唯愿世尊,当见开示。”佛告舍利弗:“善听善念,吾当为汝具分别说。乃往过去无数世中有辟支佛,出现于世,处在山林,修遂其志。时有猎师恒捕禽兽,施设方计,望伺苟得。时辟支佛惊其禽兽,令其猎师伺捕不得。便怀瞋恚,懊恼愤结,即以毒箭射辟支佛。时辟支佛心愍此人,欲令改悔,为现神足,所谓飞行履虚,屈伸舒戢,出没自在,神足变现。于时猎师见是事已,心怀敬仰,恐怖自责,归诚谢过,求哀忏悔。时辟支佛受其忏悔。忏悔已竟,被毒而死。其人命终,便堕地狱,既出地狱,五百世中,常被毒死。至于今日,得阿罗汉道,犹为毒虫,见螫断命。由兴恶意,即还忏悔,而发誓愿:‘使我来世,遭值圣师,所得神足。’如今者故。今得值我,蒙获道法。”尔时舍利弗,及与众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译文:

舍利弗看见这件事,便去佛陀座前,对佛陀说:“那个死去的比丘,到底是因为什么缘故,现在已经修成了阿罗汉道,还被毒虫咬杀?希望佛陀您能说明。”佛陀对舍利弗说:“好好地听着记着,我将为你详细解说。在不知多久以前的过去有一个辟支佛出现在世上,隐居在深山密林中,一心修行。那时有位猎人素以捕捉飞禽走兽为事,布置下机关,希望有所收获。辟支佛可怜那些禽兽,使猎人一无所获。猎人瞋怒怨恨,气愤懊恼无法化解,就用毒箭射辟支佛。辟支佛心中也怜悯这猎人,想要使他改悔,因此显出了全副神通,就是所谓的凌空飞行,一会儿收敛,一会儿舒张,出没随心所欲,神通尽数变化显现。猎人见了,敬畏拜仰,惶恐地谴责自己,诚心忏悔罪愆,请求可怜宽恕。辟支佛接受了他的忏悔,猎人忏悔完了,便中毒死去。这人性命终了,便堕入地狱,出了地狱,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五百次更替中,这人经常被毒死。直到今天,他修成了阿罗汉道,还让毒虫螫咬而断送了性命。作恶的念头刚刚兴起便作忏悔,他发誓道:‘让我在来世遇上神圣的师尊,得到完全的神通。’他所得的神通,便是今天这样的结果,今天正由我护持着真理的法则。”舍利弗与参与此会的大众听了佛陀的话,向佛陀欢喜顶礼。(完)
                  (摘自《贤愚经》慧觉等译撰 温泽远等注译)

●○○●●○○●●○○●●○○●●○○●●○○●●○○●●○○●●○○●●○○●●○○●
《百喻经》      

与儿期早行喻

昔有一人,夜语儿言:“明当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儿闻语已,至明清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既至彼已,身体疲极,空无所获,又不得食,饥渴欲死。寻复还来,来见其父。父见子来,深责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何不待我?”空自往来,徒受其苦,为一切世人之所嗤笑。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设得出家,即剃须发,服三法衣,不求明师,咨受道法,失诸禅定道品功德。沙门妙果一切都失,如彼愚人虚作往返,徒自疲劳,形似沙门,实无所得。

注释:

①聚落:村庄、村落。

②三法衣:指佛门中的袈裟、上衣、衬衣。三衣都是由手工缝制而成,都呈方形,由许多碎布缝拼,因此也叫衲衣。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夜里对儿子说:“明天你和我去一个村庄,要一些东西。”儿子听了这话,到第二天清晨,也不问一声父亲,自己一个人前往那个村落。到了村子后,已经疲惫不堪,一无所获,又没有吃饭,又渴又饿,累得要死。没办法只好又回家,来见父亲。父亲见他回来,斥责他说:“你真是笨极了,一点脑子都不用,为什么不等我?”儿子白白地跑个来回,自找苦吃,被人们所嘲笑。

世上的人,也是如此。以为出家修行,只要剃去头发胡须,穿上僧衣,不必访求智慧的法师,学习领会教义,参悟事理,从而不具备修行的实践,不会得到智慧,难以起到利人利世的作用。这样就使佛门的智慧、超脱都无法具备。就好像愚蠢的人白白地来回跑一趟一样,只能自找罪受,表面上是一个修行佛理的人,实际上却一无所得。
                 (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