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愚人的譬喻】(64)
《贤愚经》

沙弥为龙作子喻 ①

昔有罗汉与沙弥,于山中行道。沙弥日日至道人家取饭,道经历堤基上行,崎岖危崄,常躃地覆饭,污泥土。沙弥取不污饭着师钵中,取污饭澡洗食之,如是非一日。

师曰:“何因澡弃饭味?”答曰:“行乞去时晴,还雨,于堤基躃地覆饭。”师默然禅思之,知是龙沙弥,便起到堤上,持杖叩擞之。龙化作老翁来,头面着地。沙门言:“汝何因娆我沙弥乎?”答曰:“不敢娆,实爱其容貌耳。”龙言:“何以日见其行?”师曰:“行乞饭。”龙言:“从今日为始,愿日日于我室食,毕我寿命。”沙门默然受请,还语沙弥:“汝往乞,止彼食,勿复持饭来。”沙弥日日于彼食。

注释:

①罗汉:阿罗汉之略。为声闻四果之一,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名。

②沙弥:原意为“止恶行慈、觅求圆寂”。指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出家女子称沙弥尼。

③躃:仆倒。

④禅思:即禅定。

⑤龙:梵语叫做伽,八部众之一,有神通力,能变化云雨。

⑥娆:同“扰”。

译文:

古代,有一个罗汉与一个沙弥,在山中修行。沙弥天天到僧人家取饭,路过堤坝,在堤坝上行走,堤坝崎岖不平十分危险,所以常常跌倒,饭撒在地上污染上泥土,沙弥把干净的饭放到师父的钵中,把污饭洗了自己吃。如此非止一日。

师父问:“为何洗掉饭的味道?”

沙弥回答说:“去的时候晴天,回来的时候下雨,在堤坝摔倒把饭撒在地上。”

师父沉默无语,进入禅思,知道是龙在搅扰沙弥。于是起身来到堤坝上,用手杖敲击堤坝。龙化作老翁现身,磕头谢罪。师父说:“你为何搅扰我的沙弥?”龙回答说:“不敢搅扰,实在是爱他的容貌啊!”龙又问:“为什么沙弥天天走过这里?”师父说:“去乞食。”龙说:“从今日开始,请天天在我家吃饭,直到我命终。”师父欣然应允,回去对沙弥说:“你出去乞食,就地吃,不要再带回来了。”沙弥天天在外面吃饭。

(摘自《佛典譬喻经全集》王文元)

●○○●●○○●●○○●●○○●●○○●●○○●●○○●●○○●●○○●●○○●●○○●
《百喻经》      

劫盗分财喻

昔有群贼,共行劫盗,多取财物,即共分之,等以为分。唯有鹿野钦婆罗色不纯好,以为下分,与最劣者。下劣者得之恚恨,谓呼大失,至城卖之。诸贵长者多与其价,一人所得,倍于众伴,方乃欢喜,踊悦无量。

犹如世人,不知布施有报无报 ,而行少施,得生天上,受无量乐,方更悔恨,悔不广施。如钦婆罗后得大价,乃生欢喜。施亦如是。少作多得。尔乃自庆。悔不益为。

──────────

注释:

①报:佛教名词,指一切善恶都会带来苦乐的报偿,做的任何事,皆有报应。即有施必报,有感必应,无论今世所作所为,都会在现世或未来得到报应的佛教义理。

译文:

从前有一群强盗,一起抢劫盗窃,夺取了许多财物,就共同分配,按等级分成份子。只有一件出产于鹿野的毛织衣服因颜色不纯正好看,便作为最下等的一份,分给地位最低下的人。这个人拿到衣服后十分怨恨,大喊吃亏了,就到城里去卖掉。许多有地位有身分的人都愿出高价购买,他一个人卖的钱数是其他伙伴的几倍。于是十分欢喜,高兴得难以形容。

这好比世俗的人,不知道帮助别人会不会得到相应的善报,从而只做一点儿有益于他人的事情,由此善行升到天界中,感受到了无法计量的欢乐,这时才悔恨自己在人间时,为什么不广泛地帮助别人。就像毛织的衣服后来卖了大价钱之后,才产生了欢乐。布施即帮助他人也是如此,只做出了一点儿事,就会得到更多的报应,在这里才自我庆幸,并后悔当初为何不多做一些助人的事。(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