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愚人的譬喻】(71)
《贤愚经》

善求恶求缘品 ④

是时善求闻如是语,怀愤懊恼,语恶求言:‘我等饥乏,命在旦夕,蒙此树恩,得济余命,云何怀此弊恶之心,而欲伐之?’尔时恶求不用其言,即掘其根。善求感佩,不忍见之,领众归家。伐树已竟,有五百罗剎取此恶求及众贾人,悉皆啖之。财物伴侣,一切丧失。”佛告阿难:“尔时善求者,今我身是;尔时父者,今现我父净饭王是;尔时母者,今现我母摩诃摩耶是也;时恶求者,今提婆达多是。阿难,提婆达多非但今日作不善事,贪利养故。世世常造。我于往昔,常与相值,恒教善法,而不用之,反更以我为怨。”尔时阿难及四部众,闻佛所说,悲喜交集,咸自劝励,顶戴奉行。

译文:

善求听了他的话,愤慨地对恶求说:我们饥渴困乏,命在旦夕,多亏了这棵树才保住了性命,为什么要以怨报恩砍伐它呢?

当时,恶求听不进善言,令人掘取树根,善求伤感,不忍见这场面,领着众人离开。恶求他们伐倒了树,当场出现五百罗刹,将恶求和众商人一起啃食,于是,财物同伴什么都不存在了。

佛告诉阿难:那时的善求就是今天的我;那时的父亲就是今天我的父亲净饭王;那时的母亲就是今天我的母亲摩诃摩耶;那时的恶求就是今天的提婆达多。阿难,提婆达多不但今日不善,贪图利养,过去我世世与他相逢,常常劝导他善法,他也不听而且还怨恨于我。

当时,阿难及四众听了佛说的道理,悲喜交集,互相勉励学习善法。众人一起向佛顶礼,决心奉持佛法,认真修行。(完)(摘自《贤愚因缘经语体文》姚育民译白)

●○○●●○○●●○○●●○○●●○○●●○○●●○○●●○○●●○○●●○○●●○○●
《百喻经》      

地得金钱喻

昔有贫人,在路而行,道中偶得一囊金钱。心大喜踊,即便数之。数未能周,金主忽至,尽还夺钱。其人当时悔不疾去,懊恼之情甚为极苦。

遇佛法者,亦复如是。虽得值遇三宝福田,不勤方便修行善业,忽尔命终,堕三恶道。如彼愚人,还为其主夺钱而去。如偈所说:

今日营此业,明日造彼事。

乐著不观苦,不觉死贼至。

匆匆营众务,凡人无不尔。

如彼数钱者,其事亦如是。

──────────

注释:

①三宝福田:三宝,指佛、法、僧。佛,即创立佛教的乔答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法,即佛门义理;僧,即信奉佛教的僧众。福田,比喻信奉佛教犹如广种福分之田,有耕耘就会有收获。

②乐著不观苦:乐著,执著于人生快乐。不观苦,不能认识人生的苦恼,以及产生痛苦的原因、脱离苦海的方法。

译文:

从前有一个穷人,在道路上行走,路上偶然拾到一袋金钱。心里十分高兴,就马上数起钱来。还没能数完一遍,失主就赶了过来,把钱夺了过去。那位穷人当时十分后悔为何不快点儿离开,内心的懊丧,使他苦闷极了。

那些有机会接触到佛教义理的人,也是如此。虽然遇到了佛、法、僧的机缘,修行如同广种福田,但却不勤奋努力,依戒、定、慧三学之法修行善因,很快生命终结,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的罪恶道路。这就像拾到钱的蠢人,最后被失主把钱又夺回一样。这正如佛经唱词所说:

今天营生着这样的行业,

明天又从事那样的工作。

追求着享乐不认识苦恼,

在不知不觉中死亡降临。

忙忙碌碌地经营着事务,

世俗之人无一不是这样。

比如拾钱未数完就失去,

人生的事情也就是如此。

(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