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愚人的譬喻】(84)
《譬愚经》
六人欲说本罪喻

昔有六人为伴,俱堕地狱中,同在一釜中,皆欲说本罪。一人言“沙”,二人言“那”,三人言“特”,四人言“涉”,五人言“姑”,六人言“陀罗”。佛见之笑。

目犍连问佛:“何以故笑?”佛言:“有六人为伴,俱堕地狱中,共在一釜中,各欲说本罪。汤沸涌跃,不能得再语,各一语便回下。一人言‘沙’者,世间六十亿万岁,在泥犁中为一日,何时当竟?第二人言‘那’者,无有期,亦不知何时当得脱。第三人言‘特’者,咄咄当用治生为,如是不能自制意,夺五家分供养三尊,愚贪无足,今悔何益。四人言‘涉’者,言治生亦不至诚,我财产属他人,成为得苦痛。第五人言‘姑’者,谁当保我从地狱中出,便不复犯道禁,得生天人乐者。第六人言‘陀罗’者,是事上头本不为心计,譬如御车失道入邪道,折车轴,悔无所复及也。”

注释:

①那:梵语na的音译。“不”、“无”。

②陀罗:梵语的音译。持。

③泥犁:梵语niraya。地狱。也作无有、无福。

④咄咄:叹词,表示感慨。

⑤治生:谋生,经营家业。

⑥五家:王、贼、火、水、恶子;意为世之财物,应为五家共有,不能独用之。

译文:

从前有六人为伴,一起堕入地狱,在同一个锅里受煎熬,都想说说本来的罪孽。第一个人只说“沙”,第二个人只说“那”,第三个人只说“特”,第四个人只说“涉”,第五个人只说“姑”,第六个人只说“陀罗”。佛见此情,笑了。

目犍连问佛:“您为什么笑?”佛说:“有六人为伴,一起堕入地狱,同在一个锅里受煎熬,都想说自己本来的罪孽。锅里的水沸腾翻滚,没有机会说话,各自说了一个词便随沸水旋下。第一个说‘沙’,意思是,人间六十亿万年在地狱里才是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得解脱?第二个人说‘那’,意思是,没有期限,也不知何时能解脱。第三个人说‘特’,意思是慨叹当初该好好生活,如此不能自我控制心意,去夺取供养三尊的财物,愚蠢贪婪,不知满足,今日后悔已经无济于事。第四人说‘涉’,意思是,我经营家业不诚实,自己的财产归属他人,落个痛苦下场。第五个人说‘姑’,意思是,谁能保我出地狱,便永不违反佛法与戒律,那样的话可以转生上天,快乐无比。第六个人说‘陀罗’,意思是,这件事开始没有想好,好比驾车迷路进入邪道,车轴折断,后悔莫及。”

(摘自《佛典譬喻经全集》王文元注释/点校)

●○○●●○○●●○○●●○○●●○○●●○○●●○○●●○○●●○○●●○○●●○○●
《百喻经》      

为熊所啮喻

昔有父子,与伴共行。其子入林,为熊所啮,爪坏身体,困急出林,还至伴边。父见其子身体伤坏,怪问之言:“汝今何故,被此疮害?”子报父言:“有一种物,身毛躭毵,来毁害我。”父执弓箭,往到林间,见一仙人,毛发深长,便欲射之。旁人语言:“何故射之?此人无害,当治有过。”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为彼虽著法服,无道行者之所骂辱,而滥害良善有德之人。喻如彼父,熊伤其子而枉加神仙。

注释:

①躭毵(dān sāo):指毛发细长浓密。

译文:

从前有父子俩,跟别人结伴而行。途中儿子跑进树林,被熊咬伤,被爪子抓伤了身体,他逃出了树林,回到了同伴的身边。父亲见儿子身体受了伤,惊讶地问他说:“你怎么了?被伤成这样。”儿子告诉父亲说:“有一种动物,身上的毛细长浓密,上来伤害了我。”父亲手执弓箭,到树林里,见到一位修行的人,头发又密又长,就要用弓箭射他。旁边的同伴说:“为什么要射他呢?这人并没伤害人。你应当去惩罚伤害人的动物。”

世上愚蠢的人,也是如此。被那些虽然身着修行者的服装,却没有道德的人谩骂和侮辱后,就随意地伤害善良而有品德的人。这就好比这个父亲,熊伤害了他的儿子,他却要错误地伤害修行有道的人。(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