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佛教故事

盲人摸象 大萨他婆 

白象和狮子 比舍佉

锄头贤人的故事 八风吹不动

无尽灯 优波离 佛陀问病

三皈依 愚路尊者 还重吗?

一杯牛奶 金刚三昧定 

难陀出家 周利槃陀的故事

五官争功 天下第一傻瓜

一碗馄饨 目犍连救母

故事选读 地藏菩萨的故事

故事与典故 长老偈

   上一页               下一页
 【长老偈】(16)            
 

长老偈·长老尼偈故事

释果平 改写

富公子罗吒婆罗的故事 ⑤

当时尊者的父亲正坐在中门令仆人修理须发,见到一个比丘远远地走来,不觉怒骂道:“这些秃头沙门,断种无子,破坏我家。我只有一个儿子,从小极为爱怜,见无厌足,被他们度去出家,令我现在孤苦无靠,你们不要给他布施饮食。”

走到门口的尊者听到父亲的怒骂只好赶快离去。

这时,尊者家的奴婢正好用竹箕盛着臭烂的饮食拿到门外,正要倒在外面的垃圾堆里,尊者见到后便对她说:“妹,如果你要把这些臭烂饮食倒掉,不如将它们倒在我的钵里,我可以吃。”

奴婢听后,便将竹箕中的腐烂饮食倾倒在尊者的钵里。当时奴婢听到尊者的声音,再细看他的手足,不禁大吃一惊:难道面前这位穿着破烂的比丘是自家的少爷?奴婢不敢多想,倒完饮食便快速地回到中门,急急地对尊者父亲说:“老爷,老爷,刚才那个乞食的比丘好像是我家少爷,是不是少爷回来了,老爷您快去看看啊。”

尊者父亲听完不觉一惊一喜,匆忙间左手提着衣服,右手摸了摸还未理完的须发便急急忙忙地跑出门外去追赶尊者。

当尊者父亲看到自己久别的儿子时,尊者正面向墙壁端坐着吃自己刚才乞得的腐烂饮食,尊者父亲走近细看尊者,啊,果然是我的儿子,便连忙抢过儿子手中的钵说:“罗吒婆罗啊,你在家时吃的是山珍海味,罗吒婆罗,你娇贵健康的身体怎么能吃这么臭烂的食物?儿子啊,你为什么回到瑜芦吒城都不进父母的家呢?”

尊者抬头看着头发已变花白的父亲说:“我到了父母家啊,但得到的不是布施而是谩骂,我是听到你的怒骂离开的。”

尊者父亲连连向儿子赔礼说:“罗吒婆罗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是我眼花,我实在不知道是儿子回家了。”

《长老偈》

邓殿臣 译

三十七 古玛子友长老偈

小传:名Kumaputtasahayaka。生于Velukanataka城一富豪之家,是古玛子之好友。古玛子出家后他也随之皈入佛门,与古玛子共同修行。居处常有些游方僧来住,这些人不求进取,却把住地弄得纷乱嘈杂,僧以是偈策励自己,终于修成罗汉。

偈陀37

      许多放逸僧,云游于各地,
      禅法无长进,游方有何益?
      不可同其流,禅那增功力。

    《长老偈》是佛陀声闻弟子诵出的一部诗歌总集

《长老偈》,是巴利语,意译“偈陀”,又略称为“偈”。“偈陀”是在佛教诞生之前印度已有的一种文体,意思是“诗歌”,它具有言简意赅,便于记忆、传颂的优点。佛陀在弘法布教时,也往往使用“偈陀”,佛陀声闻弟子中,亦不乏善造偈陀的“诗僧”,如本书中的鹏耆舍,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这264位长老中,大部分出身于富有文化素养的婆罗门家庭,出家之前,他们都学习过以赞歌为主要内容的“三吠陀”;待他们皈入佛教,修成罗汉之时,因其智力的开发,必然会出现某种质的飞跃;而美妙的山林景象和轻安愉悦的心情很容易触发他们为诗的“灵感”。于是,“偈陀”便自然而然地从他们口中“流出”。当他们把自己的偈陀吟诵给同修的僧友们时,这些偈陀便会在僧团中传布开来,以至于许多人皆能背诵。到结集之时,参加结集的高僧们便把这些流传既久,脍炙人口的偈陀汇集一起,公元前1世纪举行第四次结集时又记录为文,传之于今。(摘自《长老偈》前言)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