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佛教故事

盲人摸象 大萨他婆 

白象和狮子 比舍佉

锄头贤人的故事 八风吹不动

无尽灯 优波离 佛陀问病

三皈依 愚路尊者 还重吗?

一杯牛奶 金刚三昧定 

难陀出家 周利槃陀的故事

五官争功 天下第一傻瓜

一碗馄饨 目犍连救母

故事选读 地藏菩萨的故事

故事与典故 长老偈

   上一页               下一页
 【长老偈】(40)            
 

长老偈·长老尼偈故事

释果平 改写

婆迦利长老的故事

婆迦利长老出生于舍卫城婆罗门种。他在青年时代就精通婆罗门典籍三吠陀,并且掌握了婆罗门的诸般技艺。

在一次法会上,婆迦利见到了久仰的佛陀。当场他就被佛陀具足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吸引,并因倾慕佛相的庄严而出家为僧。

出家后,婆迦利比丘虽受持业处禅修,但他仍然无法控制想要见佛陀的心,他的心整日被佛陀的圆满相所占据,令他无法深入禅观。但佛陀每天都闭门于自己的禅室静修,婆迦利不可能随时能见到心中的偶像,只有在佛陀出外用斋时,婆迦利才能一睹佛陀的尊容。于是婆迦利每天都盼着用斋的时间快到来,好让他有机会见到佛陀。这样焦急的等待,让婆迦利没有心思禅修,而整日心绪不宁。

佛陀在精舍还好,如果遇到佛陀别请受供,婆迦利的心就更是无法宁静。他会坐卧不安地等待佛陀的归来,甚至还会烦燥到在禅房中待不下去的地步,这时婆迦利就只好借着出房经行的机会以便倾听外面的动静。他就这样在经行道上焦急不安地踱来踱去,一直要折腾到佛陀回到精舍,他才能稍稍安下心来。

婆迦利比丘的这种状态终于被佛陀知道了。这天,佛陀将婆迦利比丘叫到身边,和蔼地对他说:“婆迦利,修行人应以正法摄心,如果自己的心被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所牵引,那是无法趋入正道的。婆迦利,你总想看我这具日渐衰朽的躯壳有什么用呢?你出家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解脱的啊,如果你的心只是去追逐外面的六尘,那你是永远无法解脱的。婆迦利,提起正念,以正法作自心的依止吧。你要记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婆迦利比丘听了佛陀对自己的教诫后,惭愧万分。回到自己的禅房,婆迦利开始忆持过去所学的禅观方法。但令婆迦利无奈的是,佛陀圆满无缺的法相总是浮现在他眼前,让他没有办法集中心念禅修。

为了调伏自己渴望见佛的念头,婆迦利只好离开与佛共住的僧团,来到偏远僻静的莽林中禅修。为了克制自己思念佛陀的不安,他每天都强化自己禅修观想所学的业处。除了入村乞食,他整天都坐在树下禅观用功。

《长老偈》

邓殿臣 译

九十六 迦库巴拉长老偈

小传:舍卫城平民之子,青年时成婚。佛在舍卫城时听佛说法,心生敬仰,便把事务交付给胞弟,出家修行。五年后随六十位僧友到偏远村庄修禅,村民于林中建寺供养。不幸得眼疾,医治无效,但僧以为心重于身,当努力医治心病才是。于是不顾眼疾而修习禅观,修得罗汉时已双目失明。但并无神通。信众把斋食送至住处,请求他不必入村托钵。雨季过后,僧友们欲去舍卫城见佛,迦库巴拉长老说:“我行路不便,我若同行会给大家添麻烦。你们去后请告诉我弟弟,叫他派一人来引我前往。“僧众拜谒佛后,遵嘱转告了长老的请求。其弟派外甥Palita去接长老。Palita为办事方便,也剃落为僧。Palita以竹杖引长老前进,在经过一森林时,听到一个打柴的女子高声歌唱。Palita一时入迷,把长老暂置一边,自去和那女子行淫。长老先听到歌声,外甥又离他暂去,便知必有破戒之事发生。待Palita回来,便不愿与这样的罪人同行。便自己策杖独行。外甥不忍,还想纠缠给他引路。长老便说此偈,表明了宁可跌倒以至摔死,也决不和恶人同行的决心。长老之净行使帝释天座位发热,帝释便化身为一个侍者来引导长老到舍卫城谒佛。

偈陀96

我是一盲僧,双目皆失明;
  行于野林路,似处大漠中。
  宁愿独行走,不与恶友同。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