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禅宗】(16)            
 又名一心禅、非次第禅、祖师禅
 

乐在禅中⑨ 

生与死的交替如春去夏来,循环往复,构成了动态的宇宙、社会、人生。死亡是向宇宙本体的回归。

僧问子仪:“我师死后归于何处?”

子仪答:“子今欲识吾归处,东西南北柳成丝。”

僧问崇慧:“请问你死后何处去?”

崇慧答:“潜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辉。”

法明上座临终示偈:“平生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何等静穆美好的死亡境界!与宇宙同体,与自然同体,与山河同体,这是永恒的存在。(摘自《顿悟人生》 陈文新著)

入禅之门

          净慧法师讲于上海玉佛寺

第二讲 什么是禅 ⑧

第二,禅是一种受用、一种体验。禅的境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受用;而且这种受用是自受用,与他人不能共。禅的受用和体验唯行者有,唯证者得。你若是个修禅的人,就会有这样的体验和受用;你若证得了禅的境界,你就会得到这种受用。用一个比喻来说,在六月三伏天,我们走在大太阳底下,那个时候我们最想什么呢?就现代人而言,是想到一个有空调的屋子里面去。当我们进到这个有空调的屋子里以后怎么样呢?好清凉、好自在、好舒服。那种感受只有你自己知道,那种感觉你说得出来吗?用语言描述不出来。别人只看到你在那里很安祥很自在,你的那种受用他是体验不到的,你那种体验是不共的。当然这是由空间的转移得到的受用。
                         (摘自《入禅之门》净慧法师)

弘忍语录

11、大厦之材,本出幽谷

[原文] 又问:“学问何故不向城邑聚落,要在山居?”答日:“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不向人间有也。以远离人故,不被刀斧损斫,一一长成大物,后乃堪为栋梁之用。故知栖神幽谷,远避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心自安宁。从此道树花开,禅林果出也。”其忍大师,箫然净坐,不出文记。口说玄理,默授与人。(据《楞伽师资记》卷一)

[译文] 有人又问:“学习佛法为什么不在城市,不在人群集聚之地,却要在这山里居住?”弘忍回答道:“建造大厦的材木,本来就出自幽深的山谷,不会在人聚之处长成。因为远离人群,不被刀斧砍削损伤,能够一一长成大材,日后才能用作栋梁。所以学习佛法,应在幽谷里栖息精神,远远地避开烦闹尘世,应在深山中修养情性,长期地辞别俗世杂务。眼前没有俗物,心中自然安宁。这样学禅,如同种树,便能开花结果。”当时弘忍安然端坐,不作文字撰著,只是口说禅理,默默地教给别人。
                      摘自《中国禅宗语录大观》袁宾编著

达磨以前的中国禅学 ③

(一)安世高对禅经的翻译

在东汉桓帝时,有安清字世高者,是安息国王正后的太子,幼以孝行见称。志业聪敏,刻意好学。外国典籍,以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无所不通。国王死后,让国与叔,出家修道。于建和二年(148)来到洛阳,译出《安般守意》等经,为习禅者所重。这一史实可看作是中国禅学的开端。安世高本人既精习小乘经论,也讽持禅经,备尽其妙。《高僧传》卷一说安世高“博晓经藏,尤精阿毗昙学。讽持禅经,备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以汉桓帝之初,始到中夏……出《安般守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及百六十品。初,外国三藏众护撰述《经要》为二十七章。高乃剖析护所集七章,译为汉文,即《道地经》也。”(摘自《禅宗大意》正果著)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