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中国禅宗】(20)            
 又名一心禅、非次第禅、祖师禅
 

禅宗的悟与公案 ④ 

相传,五台山智通禅师初从归宗学禅,一天夜晚,他忽然高声连叫:“我开悟了!我开悟了!”次日,归宗问他悟到了什么,智通充满信心地说:“尼姑原是女人作!”得到归宗的印可。

无独有偶,道元禅师在中国学禅回日本后,和人谈起他十年的修炼心得,说:“我领悟到了一个最深刻的真理:眼睛是横着长,鼻子是竖着长的。”

所谓“尼姑原是女人作”,所谓“鼻头向下”,这都是何等平常的事,然而又正是意识所忽略的。正如惠洪所说:“脱体现前无躲避,鼻头向下少人知。”能够体会出这摆在眼前的事实,能够不为社会模式所限制,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去接近世界,这便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这便把握住了自己的生命本性。 (摘自《顿悟人生》 陈文新著)

  入禅之门

           净慧法师讲于上海玉佛寺

第二讲 什么是禅 ⑿

我们到寺院里挂单也是一样的。挂单的和尚来了,把他送到一间房里去,住在那里挺安心的,美美地睡了一夜。到第二天人家告诉他,这个房间昨天死了人,或者是病死的,或者是上吊死的。他听到这话以后就不敢再住那间房了,他觉得有鬼。鬼在哪里呢?鬼在心里,就是分别。这种情况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过。

所以说分别执著害死人,它是世界上一切问题的总根源。要想成佛作祖,先要去掉这个东西。所以说禅是一种受用、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就是要远离分别,达到无分别。因为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别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们要离相而证性,这样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摘自《入禅之门》净慧法师)

慧能语录

14、仁者自心动

[原文] 印宗是讲经僧也。有一日正讲经,风雨猛动。见其幡动,法师问众:“风动也?幡动也?”一个云:“风动。”一个云:“幡动。”各自相争,就讲主证明。讲主断不得,却请行者断。行者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讲主云:“是什么物动?”仁者云:“仁者自心动。”(据《祖堂集》卷二)

[译文] 印宗是讲说经论的僧师。有一日正讲经时,风雨大作。看到寺院的旗幡在风中摇曳,法师就问众人:“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有人回答:“风动。”另有人回答:“幡动。”各自争执不下,要求主讲法师判定。法师也无法判定,就请行者慧能来断定。慧能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法师问:“那么是什么东西在动?”行者说:“是你们各自的心在动。”

[注释] ①行者——这里指尚未剃发出家的佛教修行者,按即指慧能。
      ②仁者——尊称对方。摘自《中国禅宗语录大观》袁宾编著

达磨以前的中国禅学 ⑦

(四)康僧会解说禅教

沙门康僧会,其先康居国(今新疆北至中亚一带)人,世居天竺,其父因经商移居交趾。会年十九,二亲并亡,乃出家,励行甚峻,明解三藏,博学多识,兼善文学。于东吴赤乌十年(247)来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因感得舍利以献孙权。权遂为建塔寺,以始有佛寺,遂称建初寺。由是江右(长江以西之地)佛法大兴。僧会于建初寺译出《六度集经》、《杂譬喻经》等。又注释《安般守意》、《法镜》、《道树》三经,并制经序。解说禅教的《安般守意经》注解,当时习禅的人奉为龟鉴。这里抄录《出三藏记集》卷六所载康僧会《安般守意经序》中一段,以明康僧会对修禅方法及利益的重视。
                           (摘自《禅宗大意》正果著)

禅诗日记

思量何用觅安心?求得心安却苦身。
  三尺雪深曾立处,不知谁是雪中人?
      二祖慧可·佛国惟白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