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下一页

 八正道 (18)
        ──佛陀的安乐之道
(斯里兰卡)德宝法师 著 赖隆彦 译

【第二章】 正思维

思维能令我们快乐或痛苦,这一点也不神秘。例如,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你坐在树下,除了微风轻拂过发梢之外,什么特别的事也没发生。也许你想起几年前另一个春天,那时很害怕,你失业了,或没通过考试,或猫走丢了。那一刻立即转为忧虑。“若我再次失业怎么办?我为何要对某人说某话?无疑会有事发生,而我将被撵走。现在,我真的惨了!我如何支付账单?”忧虑接踵而来,没完没了,你很快就感到生命黯淡,但此刻你正坐在树下呢!

对我们来说,幻想、恐惧与其他各种妄想是个大问题。我们似乎很容易陷入不健康的思维模式──掉进意识里凹陷的沟槽,使我们一直绕着通往痛苦的熟悉轨道转。

佛陀之道的第二步提供我们摆脱这模式的方法,将思想重新导向正面与有益的方向。当我们透过正见随念要点开始正确地了解事情时,心自然地流入正思维。这里的思维不只是指思想,它还包括任何有意的心理状态。随着开始了解贪欲是苦因,我们明白带有爱、憎的思想总是导致痛苦。正思维包括断除恶念,例如执著、嗔恨与残酷,而代之以善念,例如放舍、慈爱与悲悯。这些正思维的作用是对治妄想与忧虑,并帮助我们走上安乐之道。

放舍

放舍是贪欲或执著的反面,相当于最高意义的布施。在成佛之道上,我们将有机会舍弃或放舍阻碍迫求究竟安乐的束缚──财产、人、信念与见解,甚至对于身、心的执著。

当人们听到这点时,有时会开始担心,以为要遵循佛陀的教法就得抛弃一切并出家。虽然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确实是修布施的方式之一,他们大都能放舍繁忙与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但需要拒绝的不是拥有的东西,或家庭与朋友,而是认为“它们属于我们所有”的错误想法。我们需要放舍执著于生活中的人与物质,以及观念、信仰与见解的习惯。

放舍对物质的执著

放舍是渐进的过程。在我们实际舍弃任何事物之前,必须先修布施念,通过仔细思考布施的意义,以及检视修习它的陷阱与利益,而完成它。一个不错的入手处是从最简单的布施形态──物质布施开始。

首先注意心如何哄骗我们回避布施的念头。我们告诉自己,要布施一定得先拥有很多可以给予的东西。我们说:“等我发财之后,我会为无家可归的人盖房子,还有盖医院与禅修中心。想想我能帮助多少人!”因此,我们一点一滴四处积攒与投资,随着投资增加,愈来愈忙着照顾它们,且愈来愈执著所拥有的东西,最后我们变得没时间行布施。

心会耍的另一个诡计是,为布施附加别有用心的企图,例如我们发现给某人礼物会感觉优越。有时我们享受给礼物的经验,甚至超过受赠者得到它的感觉,“给予”让我们感到骄傲。我们的自我对于礼物有多美丽或昂贵,或对于它传达出我们品味高尚或风格独特的信息,为此而感到高兴。此外,我们可能私下觉得获赠礼物者现在欠自己一份人情,甚至利用过度的布施来贬抑受赠者。当我们把某样东西给出去时,某种寻求满足的感觉元素通常存在。“给予”让我们感觉优越,或让别人对我们有好感,或欠我们一份人情,这令布施走样。

另一种不怎么善巧的给予是回避苦受的馈赠。例如,某个家族捐款,是为了让公园或公共建筑物以其去世亲人之名而命名,这样的捐献可能只是将对其亲人的执著,转移为不朽遗址的概念。真正的布施不只放舍财富或资产,更要舍弃对过世者,以及对悲伤或愤怒感受的执著。我曾认识一对富有的夫妻,他们在痛失独子后捐出拥有的一切。虽然展现捐钱的义行,但他们其实是因愤怒而给予,想通过惩罚自己来缓解悲痛的感受。寺院与慈善团体可能因这笔馈赠而获益匪浅,但布施者则没有完全受益。另一方面,人们可能为了把悲伤化为仁爱与慈悲的想法而奉献,这种布施就是善巧的,且有疗愈的功效。

最好的布施是不求任何回报,甚至连感谢也不需要,我们是在了知内心本自具足一切安乐之下而给予。这种布施是被完全而非减损的心态所推动,不具名付出,不知受赠者是谁,是极好的布施方式。默默付出,不大肆宣扬,能减轻贪欲,且降低我们对所拥有事物的执著。

物质布施的最高形式是冒着生命危险援助他人,有一次我在电视新闻上看过某个人在一场可怕的意外后如此做。在1983年某个寒冷的冬日,一架从华盛顿特区飞往佛罗里达州的飞机,因双翼积雪过厚而无法拉高,结果撞上第十四街桥。多数机上人员死亡,许多人掉入冰雪覆盖的波多马克河,撞穿冰块跌入冰水中。

在一个地方,人们浮出水面爬上破冰,一架救难直升机接近,并把绳索抛到某位男士伸手可及之处。但他并未抓住它以挽救自己的性命,而是帮助一位女士抓住绳子,她被载往安全地点。直升机返回,这位男士虽浑身冰冷,但他再次把绳索交给另一位女士,她也安全获救。当直升机第三次返回时,他已冻死了。

但要修习布施,我们无需一个英勇表现的机会,也无需很多财富,只需要愿意付出自己,即使以微小的方式。例如,可抱持那个想法,花时间陪伴人们,帮助他们克服寂寞。更好的是,可和他们分享所学到的佛陀之道,以及所知道的正念与禅修法,帮助他们克服不圆满苦。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