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下一页

慈心无限——《慈经》的开示 ①
喜戒禅师 著 释自咏 译

培育正直、善顺、温和、生活简单、善护诸根等特质,
同时祈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详,没有痛苦,
如母护子,发展无限的慈心,将能获得自他无量的利益。

《慈经》

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

他必须有能力、正直,而且是完全地正直,善顺、温和,以及谦虚。

能够知足并且容易被护持,生活少务、简单。善护诸根,谨慎、不轻率,亦不贪恋眷属。

他应当不轻犯任何极微小的过失,避免也许受到智者的谴责。接着,他应当在心中培养如下的心念:

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全,愿他们的内心是满足的。

不论那一类的众生,软弱或强壮;长、胖短、或中等;短、小或巨大。也不论是可见或不可见,在我们周围或离我们遥远,已出生或即将出生的众生,愿所有众生,无一例外地,和喜充满。

让人彼此间没有相互欺骗,且不管身在何处,任何一个人都不轻视他人,即使生气或怨恨,也不想使他人受任何苦。

如同母亲不顾自身生命地护念她唯一的孩子,愿人们也能对众生散发这样无量的慈心。

让一个人无量慈的心念充满世界的上方、下方,及横遍十方,没有任何的障碍,没有任何的仇恨及敌意。

只要一个人是醒觉的,无论站着、行走、坐着或躺下,他应当保持正念,这就是所谓的“此生中最高的境界”。

一位放弃执着于感官欲望的人,不落入邪见,正直且具足观智,他必定将不再进入母胎受生。

来自佛陀的教示

《慈经》是有关于对宇宙众生无限爱心的开示,经名在巴利文中称为《慈经》,因为它是以“慈心应作”这个字为经题,所以又经常被称为《慈心应作经》。这部经广为人知,在很多仪式中,出家众都会诵念这部经。

这部经的内容是记载佛陀对比丘们的教导。佛世时,有群比丘来到佛陀住的地方,请求佛陀教导并授予他们禅修的方法(这里并没有记载佛陀教授比丘那一种禅修方法),比丘们学习、研究佛陀所教授的禅修方法后,便在雨季安居之前,前往森林,持续禅修的练习。

(禅修比丘的困扰)

比丘们选择的那座森林里,住着一群精灵,他们大多数是树神。当比丘们住到森林里时,树神们就必须带着一家大小离开原本居住的树,搬下来住在地上,这让树神们觉得自己很悲惨,因此希望比丘们只要住几天就能赶快离开。然而过了好几天,比丘们仍然没有任何准备离开的迹象。树神们在地上过得很痛苦,便决定现出令人恐惧的可怕幻象,来恐吓比丘。为了能顺利赶走比丘,不仅现出可怕的幻象,树神还放出难闻的气味,令比丘们更加受不了。

受到这些幻象与声音压迫的比丘们,无法好好禅修,最后,当他们再也无法忍受时,便回到佛陀的住处,请求佛陀送他们到其它地方禅修。

佛陀透过神通眼观察,在地球上却找不到一个比之前所住的更合适的地方,于是佛陀便对比丘们说:“比丘们,除了那里,没有更适合的处所了。你们必须回到原来的地方。”比丘们听了后便说:“回到原来的地方!这样仍然会受到树神的压迫,而无法禅修。佛陀,为什么您还要把我们送回同样的地方呢?” 佛陀回答:“之前你们到那里,是没有带着武器的,现在我将给予你们武器。你们带着武器回到同样的地方,继续练习禅修,那里是唯一的处所。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慈心无限──《慈经》的开示
1 2 3 4 5 6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