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慈心无限——《慈经》的开示 ②
喜戒禅师 著 释自咏 译

培育正直、善顺、温和、生活简单、善护诸根等特质,
同时祈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详,没有痛苦,
如母护子,发展无限的慈心,将能获得自他无量的利益。

 

(无惧的武器)

佛陀给予他们的武器,就是无限爱心的修习法──慈心。于是佛陀便为比丘们讲了这部经,比丘们在学习了慈心观的方法后,便返回森林,安心并顺利地禅修了。

培育美好的特质

这部经并没有像一般经典以“如是我闻”开始,因为它是被记载在《小部经》中一部非常简短的经。事实上它很简短,你可以在三分钟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诵完,但它的内容却是丰富且多样的。

经文的一开始,佛陀讲述比丘应有的特质──修习慈心观前必须具备的特质。但这并不表示比丘在修习慈心观前,一定得具备这些,也不表示还没有完全具备的比丘便不能修习慈心观。这些美好且理想的特质,虽然比丘们可能无法完全地具足,但还是必须尽量尝试培育及养具。

善于行善并希望内心安详的人应当培养这些特质。

“善于行善”意为善知如何对事物做出合宜的回应;“内心安详”是指寂静安详的涅槃境界。希望到达涅槃的人,应当照着以下所教导的去做。

(个性的培养)

他必须有能力、正直,而且是完全地正直,善顺、温和,以及谦虚。

◎有能力

比丘必须有能力为解脱生死的轮回而奋斗,他必须有不断精进于禅修的准备。

◎完全地正直

在巴利语词中“ujU”这个字是直的意思。一位比丘必须正直,完全地,没有任何迂回的正直。也就是必须坦诚,不仅是一般所认为的坦诚,而且是完完全全地坦诚。

◎善顺

“suvaco”在巴利语词中是容易沟通的意思。容易沟通表示一个人愿意接受劝告及他人的批评。当被批评时,他不会生气;被告诫时,也不会因此而瞋怒。同样的字出现在另一部经──《祝福经》(The Blessing Sutta)。在这里“suvaco”被解释为服从。《慈经》中,所谓的“善顺”是指一个人必须有接受他人劝告而不生气的心理准备。因此,比丘必须具足接受别人的劝告与批评而不发怒的特质。

◎温和

比丘必须温和──在行为、语言及意念上保持温和。有时,你可能会看到一些不温和的行者,但温和对比丘来说却是一个好的特质。比丘们修习慈、悲、喜、舍,所以应该保持温和——做事时温和,行走、讲话时温和,意念也时时保持温和。

◎谦虚

比丘必须谦虚而不自满,也不应自傲。人们,尤其是尚未证得阿罗汉的人,总是容易自傲。他们会对自己的出生、学历、知识、办事能力,及成就等感到自傲。这种慢心即使到了第三果──阿那含果,还是会生起,虽然并不是太严重。比丘应该试着减少并去除这种自满的心,而保持谦虚。当一个人自傲时,别人不容易亲近他,他也无法很善巧地指导他人,因此无法成为好的领导者或好老师。比丘必须谦虚,当他修行愈前进时,他将变得愈加谦虚。

佛世时,佛陀最优秀的弟子是舍利弗尊者,他虽然是佛陀的大弟子,也是次于佛陀的大尊者,但是他非常谦虚。有一次,他的下裙穿得不是很整齐 ,衣角垂了下来,一位在当天刚剃度的七岁沙弥,指着下垂的衣角,并告诉尊者它没被穿好。舍利弗看了一下他的衣服,便将下裙调整好,然后对着七岁的沙弥合掌说:“老师,现在可以了吗?”舍利弗是如此地谦虚,这也是很多比丘喜欢他的原因。比丘应该像舍利弗尊者一样地谦虚。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慈心无限──《慈经》的开示
1 2 3 4 5 6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