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陷阱】
《六祖坛经》的第一讲是在大梵寺传授,整个主题可以说是教导真正的出离以及如何走在中道上。我们都知道,开车时车子偏左边,就要从左边出离,回到中间;车子偏右边,就要从右边出离,回到中间。由此可以看出,真正的出离是为了走在中道上。生活中为何要有出离?因为在今日信息发达的时代,处处都是贪、瞋、痴的陷阱,一落入陷阱,生命就偏离了中道。例如,有许多电视的节目,爱爱恨恨、打打杀杀,看久了,所熏习出的就是内心的贪、瞋、痴。一般人看了,只模仿低俗的一面,这就是不懂得出离。我们要从这些贪和瞋的陷阱中出离,才不会浪费生命在这些情节里;但是,我们一旦不看电视,又觉得无聊,觉得无所事事,这又落在痴的陷阱里。所以,要从贪、瞋、痴的陷阱中出离,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处在贪、瞋、痴的氛围中,就好像鱼儿习惯于水中一样。今日我们处在这种忧郁不安的陷阱时,毕竟还是想过得自在些,也希望能在生活中修行。所以,我们来看看六祖惠能大师的教导。
【从陷阱中出离】
依据曹溪本《六祖坛经》的记载,六祖惠能刚得到衣钵不久,有一位曾经当过四品将军的惠明快步赶来,要抢衣钵。惠能就把衣钵掷放在大石上面,惠明一时心虚,提掇不动,便说: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说:
“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良久谓明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
这是有名的禅宗故事。许多人像四品将军惠明一样,善恶鲜明,但是由于智慧不足,过于武断,反而衍生问题。执着于善是一边,执着于恶是另一边,唯有从这种执着的陷阱出离,才有可能生起觉醒的菩提,走在佛法的中道上。所以,六祖惠能要惠明先静下心一阵子,而后指出当下不思善、不思恶的这一不执着的心,才是真正的面目。果然,惠明言下大悟。由这一例子可以看出,“善恶的执着”是一种陷阱,能从这种陷阱出离,就是生命的提升。
惠能得到衣钵十五年后,来到广州法性寺,当时印宗法师正在讲《涅槃经》,依据曹溪本《六祖坛经》的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议论不已。
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也是有名的禅宗故事。人人都有主观的认识,各有主见、各有看法。问题是,每人所看的常常是真相的一个片面,如果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祟而执着自己的看法,只会产生双方长时期的对立和愤怒而已。所以针对“风动”或“幡动”这一不相上下的争辩时,六祖惠能直接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双方见解的执着,而这就是:“心动”。唯有出离对见解的执着才能看清真相。这一故事和上面一个,同样归结到要“出离执着”。
接着,印宗法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说:
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一般人由于无明而执着于字面,看到常无常、断不断、善不善等,就完全执着于表面,食古不化,而智者则能穿透表象,看出内在道理的不矛盾处。所以,惠能指出对善根和佛性,都要从表象和内在的道理来看待,不能执着一面,如果能从片面的执着出离,就会看到“不二”。所以在生活中最大的陷阱就是执着一面,看不到“不二”。
【培养般若】
那么,如何能从陷阱中出离呢?如何在生活中修行呢?这就要在生活中培养出“摩诃般若波罗蜜”。惠能在大梵寺先讲解“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意义,他说:
(1)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2)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3)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此处明白指出,“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于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内心保持念念清楚,常行智慧。面对恶与善时,内心清楚而不染着,从执着于境界的生灭波浪中出离,达到离境无生灭,就像流水的经常通行无阻。能够这样的在生活中出离,才是真正的到达“彼岸”,才是真正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尝到什么,都能够从贪瞋痴的染着中出离,达到自在解脱,这样就是“般若三昧”。另一方面,如果“百物不思”,脑中一片空白,那就落入“断”的边见,必须从这边见出离,所以般若是活泼泼的觉照,而不是枯寂的顽空。
(摘自《灵山现代佛教杂志》300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