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逸出离】
但是这“般若三昧”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在生活中要点点滴滴,从当下的一念下手,不断累积,六祖说: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此处六祖指出,修行不是在遥远的山上,而是在眼前的小地方留意,要以正念时时警觉,不能懒散,不能放逸,只要前念着境,就要立刻后念离境,因而时时从无知出离。妄念来时,立刻觉知当下自己的动作,这一剎那就出离了,继续觉知当下自己的动作就继续出离,因而负面的情绪就立刻削减了,这就是“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从这些细节不断用功,如此才能培养出大智慧,真正从“五蕴烦恼尘劳”出离、从“贪瞋痴三毒”出离,而安住于“戒定慧三学”。泰国的禅师阿姜李(1906-1961)说:
“以野鸡为例:如果牠像家鸡一般懒散,要不了多久,眼镜蛇与蒙鼠便会吃了牠……我们人也一样:如果把时间消耗在闲暇游伴上,那就如同泥中的刀锄一样,极易生锈。如果在磨石与铁锉上不停地打磨,锈迹就无从生起,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始终保持警觉……”
所以,当我们处在负面的念头和情绪时就要立刻出离,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卷入其中。我们要时时小心谨慎,不要散乱而失去正念,美国的禅师阿姜苏美多(1934年生)说:
“我体会到:其实是没有任何苦的,除了在不谨慎的时刻,当心被某事带走时才有苦。如此,因为不谨慎,不注意与失念散乱,我们就会卷入惯性(业的)思想。而当明白自己的不谨慎时,我们就能停住它而放下。放下便是住于空性,强烈执取的冲动没有了,感官世界的迷奇与炫目便被视破了,再也没有人可执取任何事物。我们仍有对事物的见闻觉知,但是没有任何执着。”
所以,我们要将包袱放下,从负担出离,不要站在常边;我们也要将包袱提起,从懈怠出离,不要站在断边。该放下就要放下,该提起就要提起,这才是真正的出离。
【从无知出离】
学道者一方面要依据大善知识(师父)和佛经得到正确的见解,一方面要从“执着于师父和佛经”出离,步入实践。六祖说:
“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若一向执谓须要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
所以,如果认为只要有大善知识就能获得自在,而自己不努力用功,那就落入“常”的边见。如果认为完全不靠大善知识而全靠自己,能获得自在,那就落入“断”的边见。学道者知道方向后就要开始实践,惠能在大梵寺演讲的终了,对当场的在家众和出家众,传授一篇长的
《无相颂》,要求大家依此修行,其中的二颂说: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惠能大师指出,修行就是要从烦恼出离,“正”可以对治“邪”,但是对“正”也不可以执着,认为自己才是对,还要从这种执着出离,达到内心完全清净。同样的道理,修行要直接面对“世间”,智慧就在面对“世间”时生起。“正见”可以对治“邪见”,但是对“正见”也不可以执着,认为自己才是绝对正确,要从这种执着出离,达到圆满的菩提。阿姜李也说:“正见与妄见,是世间的事。涅槃并没有什么正见、妄见。因此,妄见我们应当抛弃。正见我们应当培养,直到有一天,它也从我们的抓取中松开,那时我们才有自在。”
【结语】
佛法就在眼前,要从生活的平常处下手,时时从无知出离,这就是佛陀的妙方。(完)。 (摘自《灵山现代佛教杂志》300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