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尊者阿迦曼(一一○)
              阿迦摩诃布瓦著/曾银湖译

◎ 走路──一种精进

然而,所有来看望尊者阿迦曼的头陀行比丘都用步行。他们认为走路是一种精进,而且也有较好的机会去呼吸新鲜空气,那要比坐在拥挤的汽车或巴士里要好得多。

心里有着想要到达的地方,他们就出发,朝着大概的方向,从容不迫地走着而不在意于什么时候才能到达那里。当天色晚了,他们能够停息在任何地方。第二天早上,如果那附近没有村落可以托钵,他们就再出发。他们也满足于任何种类和任何数量的食物,美味与否,少或多,都满意。他们的目的是要维持肉体的生命,如果可能的话,多活一天。(如果不可能的话,也没有关系。)他们就以这个方式继续他们的旅途,直到到达他们的目的地。在那里,他们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和本身修行方式的隐居处所。

水是很重要而不能忽略的一件事,它的供应不能离得太远。找到了一个适合的地方,头陀行比丘就开始他的精进,日夜更替着经行禅思和静坐禅思。念住于是被勤奋地开发成为对抗不愉快情绪的防护措施,这也是由智慧或思惟支持着,导向与环境或现象的任何接触。

心意将在适合于那个比丘的性向或性格的任何禅思主题上,建立起一个坚固的基础,进入于专精的状态。从那个状态出来,心意将会透过智慧(般那)的力量重新开始观察思惟。观察思惟的对象有两类: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的对象是指经由各种感官(眼、耳、鼻、舌和身)进来的东西,至于内在的对象是指身体的性质和机能,还有心里的波动,它们都是连续运作的。这就是变易性的显示,永远是动荡不安的。

身体和心理的性质在变易性的基础上予以观察思惟,直到获得与其智慧相称程度的不执着,它不停地挖掘烦恼的主根和细根。当观察思惟无间断地被导向发生于外在或内在的任何现象,这就是一件引人入胜而非常愉快的工作。它们全都可以被摘录或归结成三个“有”的特征:无常、迁流(苦)、无我。(中译注:杂阿含中译为无常、苦、无我。中译者赴泰请示亦证明“迁流”是英译的误差。)

然而,也会有发生疑问和阻碍进步的时候。比丘于是前去看望尊者阿迦曼,并向他陈述自己的疑问和困难,得到了所需要的开示和忠告,他就回到自己隐居的地方,重新开始努力。这就是当时头陀行比丘为什么要聚集在尊者阿迦曼的周围。

通常一个比丘会独住,或者有时两个住在一起,在一个森林中的隐居处。一个住处有时会离另外一个住处六、七公里,有时八至十二公里,有时则在十五、十六、二十甚至三十公里外。那些住在远处的人,每当他们来向尊者阿迦曼请求开示时,就必须留下来过夜,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们才能取道回去远处。

在森林中,从一个村落到另外一个村落的通道,并不像连接区域间或城镇间的通道那样。它们只是那个地区的人们所用的小路而已,蜿蜒深入森林并围绕或登上山头。在许多地方有分叉路,如果走错了,就会把粗心的旅人导向远离附近村落的路途,让他陷入更深的森林中。即使沿着正确的道路,一个村落有时距离下一个村落也有二十或三十公里远。当要做这种长途而孤独的旅程时,必须要特别留意,否则,迷路的旅人就要在森林中过夜,在那儿挨饿。只有一个曾经迷过路而从其中走出来的猎人,才能救出迷失的旅人,把他带到附近村落的安全地方。

就是这样的考验,挑战着头陀行比丘对目标的坚定性和对理想的专注。每一件事情都有困难和不方便──吃、睡、精进、旅行和寻找一个有能力的禅师请求他的忠告和开示。见到他,他们都很高兴,就像小孩子见到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把所有证果的希望放在他身上,把他们所有的爱、信心、恭敬和尊重都归诸于他。换句话说,他是他们奉献的焦点,他们为他奉献身体、心意、生命等一切。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