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尊者阿迦曼(三十四)
              阿迦摩诃布瓦著/曾银湖译

当心意能够被安住在一个主题上,而这主题本身不会对未开发的心意产生有害的作用时,结果就会得到一种喜乐的宁静。当喜乐的宁静程度足以净化心意时,就不再需要以前用以建立的主题了,因为心意现在能够独立地保持它自己,并进入内在宁静的安居处。过一阵子,它会出现,也就是它会回到以前的意识程度。修行人接着被忠告,为了内在的宁静要重复修习这个过程,直到他对它很熟练,能够随意地进入那个状态。有了这个成就,经常牺牲于罪恶影响下的心意,就渐渐地能够自行从它们之中脱离出来,并心甘情愿地前去接受它自己的责任。这时心里只需要运用一点点力量,就可以使它顺于律仪了。

◎ 心意开发就是心意疾病的医疗

可能有很多读者(尤其是在家弟子),当要遵行心意开发系统时会感到气馁。时间被用来赚钱养家的在家人,通常会抱怨,就是没有较多的时间用来禅思,而不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们目前的责任,同时他们也满意于这个自我安慰的借口。坦白地说,像这种在家弟子的抱怨,很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多的伤害和退步,除非这个心态被改正过来。

心意开发系统是衡量心理疾苦的疗效基准,就很像是世俗用来衡量身体疾苦的疗效基准一般。天气温暖时,我们冲凉;天气寒冷时,我们用毛毯裹身;当我们饥渴时,我们吃喝;疾病的时候,我们服药。对于身体的痛苦和不舒适,有着惯常的衡量基准。感受到上列痛苦的人们,不会拖延,也不会借口说它太热或太冷,或是说他们太忙于其他的事情,以致于没有注意这些困扰或痛苦。不论背景如何,普遍都是这样,即使动物也没有例外,我们可看到它们是如何真实地,必须为它们的生存而奋斗。心意开发的系统也是一样,惟一的区别是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心意上,那是所有进步和退步的根本。既然它是所有进步和退步的根本,它在各方面都应予以特别的重视。

世间的心意有一种奇异的特征,它喜欢攀缘(像章鱼的触爪),将自己附着于所有它所能接触得到的事物上——它已经决定联想的或是属于它的事物。它不太注意到底这些事情是对还是错,是善还是恶,有害或是有益,至于它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力量来处理它们,那就更不注意了。这些自我累积的负担,经常成为精疲力竭的“家庭作业”,甚至剥夺了自己吃饭和睡觉的时间。看起来,饥饿的心意活动是没有止境的,它似乎也不休息。当身体被它所承受的负担弄得精疲力竭时,它便大叫着要休息,而且迟早它必需要休息一下。但是心意就没那么幸运了,它永远被自己无休止的攀缘困扰着,即使在睡觉中,它仍然被梦境所搅拌而激荡着,却没有像煞车一样作用的缓冲方法,这样的心意堆积了无数的悲哀在自己身上。

心意可以被称为一个“天生的斗士”或一个“卤莽的斗士”。除非它的态度被正法所修正,否则卤莽的战斗必将持续下去或更严重的,毫无希望地,一生又一生,没有希望卸下它所自我累积的负担。没有以正法来查核心意,心意可能成功地累积了成堆的财富,但是只要它未能利用正法的庇护,这些成堆的财富将只是成堆的痛苦而已,绝不是快乐和宁静。

正法,所有智慧之人都同意,除了是他的心意保护者之外,也是个人财富的保护者。一个人的心意愈是遵从于正法,他的财富,不论多或少,愈会带给他快乐。没有正法,就是如山的财富,也不足以为它的拥有者产生快乐。对一个有智慧的人而言,物质的财产,事实上,不过是快乐的工具或是媒介罢了!无论如何,它们是不能自己产生快乐的。丧失正法的心意是无法从他们榨出任何快乐的。对一颗经过适当地训练和充分地开发的心意而言,没有任何痛苦、困境、障碍或折磨,能对它产生不利的影响。借着适当的训练,心意可以升华而且它能保持自我控制和自得其乐。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