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尊者阿迦曼(九十六)
              阿迦摩诃布瓦著/曾银湖译

◎ 心意控制是戒的本质

问:据说你只遵守一戒,而不像其他比丘是二二七戒。(寺院的律仪条目,叫做Patimokkha波提木叉)

尊者阿迦曼:是的,是如此。

问:那么它是什么?

尊者阿迦曼:它是心意。

问:那么二二七戒做什么,你不遵守它们吗?

尊者阿迦曼:我永远控制着我的心意,以免违反了佛陀的禁令,不论是二二七或任何其它的。因此,我能够确信我从未违反佛陀的禁令,不论是否包括了二二七,都可以由任何人或每一个人来评断。从出家那天起,我从未忽略了控制我的心意,那是所有言语和行为的根源。

问:但是为什么要守戒?它跟心意有任何关系吗?

尊者阿迦曼:为什么不?不守护心意的话,戒德将会成为什么结果呢?只有尸体才不必守护它的心意、语言或行为。但是在没有任何作意下去遵守任何一种戒德的话,那就应该称之为“尸体的戒德”,它产生不了什么实际的结果。我不是一具尸体,也不能遵守尸体的戒德。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的情况下,戒德必须永远与心意有关连,它是善恶的产生者。

问:但是根据经典,戒德包括了言语和行为的控制,这似乎暗示着戒德与心意无关。

尊者阿迦曼:那从某方面来讲或许是对的,但是在一个人注意到他的言语之前,必然包含了他的心意。换句话说,心意控制先于言语控制和行为控制。心意是所有控制的开始或根源,即使在世俗的事务上也是如此。例如,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找出病因再予以处方。如果在遵守戒德之中不包含心意控制的话,结果将使那个戒德成为有瑕疵的、有缺陷的、玷污的……等,都会导致律仪相应地败坏。这种离开了心意的戒德,对于遵守它的人不能有任何利益,对整个佛教也是一样。然而,这并非学者的观点,而是一个旷野比丘的看法,他从森林的一切,也许是树叶、山溪、悬崖、山洞或是动物和鸟儿的声音,那些周围所能看到和听到的,去学习法义。这里找不到学术的基础,这只是做为一个住在旷野中的比丘,对戒德所作的一个解释而已。

问:那么,戒德的本质是什么?戒德这个名词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尊者阿迦曼:不容许思想的奔驰,才能够适当地衡量任何相关事务的轻重缓急,透过三个管道(思想、言语、行为)的表现,就不会脱离适当的控制──这些就是一个遵守戒德的人一般的情况。然而,那是不可能把戒德的特性从持守者的身上分离出来的,即使从持守所获得的快乐果报中也不能分离出来的。这不像一个屋子和它的主人,各自明显的是个分开的个体,一个不能融入另一个之中。但是戒德的情况就不是这样,否则,戒德或它的果报就已经成了商品而遗失或被偷了,因此带给持守者不幸和危险。正因为戒德的果报不能从持守人的身上分离出来,所有戒德才能产生真正的快乐和安稳。持戒的人不执着于他所得的果报,不像一个人即使就要寿终正寝仍然执着他的财产。如果这样的话,这个人将会成为一个地上的精灵,感受他自己执着的苦报,而不能转生于另一个识界,如果他不那么强烈地执着于他的财产的话,他原可享有那个识界的。

◎ 一个长者(大上座)的问题

有一次,一个长者邀请尊者阿迦曼去做一个私人的问答会谈。

长者:你一直喜欢旷野的独居。当问题或疑难生起的时候,你怎么办?我在曼谷这儿,有许多经藏和学者,仍有智穷虑竭的时候;你以大多数时间独处而闻名,没有接近经藏或学者,当疑难、问题或障碍生起的时候,你怎么寻求帮助?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