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早晚课诵(三)
 ———————————————————
范万雄  
 做早晚课诵的由来

修行人进门,连一点风都没有

佛涅槃后,有一个阿罗汉叫优波笈多,度了很多众生。有一个老太婆想试验一下这个比丘的威仪怎么样,就在门口,——她家有一个很高的门槛——,在门槛的下面放了一个水罐,满满的,然后就请优波笈多来应供吃饭。这个比丘进来时老太婆躲在门后看满满的一罐水有没有动?结果发现水动了一点。这比丘知道老太太阅历丰富,问她:“佛陀住世时弟子们怎么样?”老太太跟他说:“佛陀住世时,我请很多人来吃过饭,包括六群比丘,我发现六群比丘进来威仪也非常好,进了门以后那罐水水面一点也没有动,一点风都没有。”你就可以看出那时候的人的修行面貌。

大声喊“起床”都没人出来

那时候的修行人,一天就中夜睡四个小时,其它时间都在修行。四个小时睡眠作狮子卧,哪象我们有的人还仰面朝天,有的人匍匐在地,早上几点了都不起床。有的佛学院里我去过,早上上殿的时候,钟声响过好久了,教务长敲宿舍的门,咚!咚!咚!“起来啦!”声音特别响,又大声喊:“起床啦!”门敲得很响,还是没有人出来。

有的做早晚课念了三皈依就算完了

你看佛陀在世时这种现象,不需要给你固定什么功课,弟子们很自觉地就在那里修行,不会自己去放逸,稍微有点放逸就惭愧了。现在的人情况就不一样了。为什么我们跟大家讲这些呢?并不是说早晚功课不重要,而是佛陀在世每天弟子们做的功课多得很,大家每天精进用功地修行,我们现在呢?很多寺庙里的修行人就早上和晚上上一堂殿,其它时间就没事了。有的寺庙早课晚课做过三皈依就算完事了。

修行如弹琴,太紧弦线也会断

所以大家要认识到佛陀在世时候弟子们是怎样的用功。不是有一个弟子叫阿那律吗?他精进修行晚上不睡觉,最后弄得眼睛瞎掉了,佛陀后来教了他怎样修出天眼来,后来他天眼修出来了,照样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当然,佛陀也批评了他不注意休息也是不对的。佛陀说修行用功好象弹琴,你不要让琴弦太紧,太紧会绷断。佛陀并不是鼓励人不睡觉,但是从阿那律的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佛弟子精进修行的情况。

听法不打妄想,记忆力就好

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人能够背出几万、几十万的偈颂。为什么呢?因为佛陀讲法,弟子们全心全意地听,没有打妄想,没有东看西看,他们的心全部投入到里面,沉浸在法喜里面。所以大量的偈颂大家都能够记得清清楚楚,背得下来,记忆力特别好。我们现在背一点点东西都叫苦连天,非常可怜的样子。

做早晚功课的由来

第三个问题:不上早晚课去躲懒偷安是不对的。早晚功课是怎么产生的呢?佛陀讲法三藏十二部,内容非常丰富,佛法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汉朝,先译出的经典是《四十二章经》,后来又翻译出一些根本乘的经典,根本乘一般人称小乘,实际上,称根本乘好,因为许多人一看是“小乘经典”,马上瞧不起,实际上这种思想不对的,根本的东西不能小看,修什么法都必须以根本乘法为基础。根本乘经典主要讲四谛法、三十七道品,很重视修禅定,很多人依此修,所以我们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有很多人都证道了。

到了唐朝翻译的经典多了,很多人都忙于讲道理,至于依教奉行,就不认真做了,所以成就的人就渐渐少了。到后来有些人表面上说得高,实际每天随随便便放任自流。有两句诗:“山寺日高僧未起,看来名利不如闲。”说什么呢?山上寺院里太阳已经很高了,出家人还没起床。然后就感慨说:看来争名夺利不如躺着睡觉。诗本身是要说不追求名利,淡泊人生,但这里面看出好象出家人非常懒惰,照样可以混日子,照样有饭吃。有这样的现象才会给人家诗歌里写出来啊。
(2001.3.19 未完)

                              返回页首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连载专栏》之
  
【早晚课诵讲解】

本次提要: 
做早晚课诵的由来
·修行人进门,连一点风都没有
·
大声喊“起床”都没人出来
·有的做早晚课念了三皈依就算
完了

·修行如弹琴,太紧弦线也会断
·听法不打妄想,记忆力就好
·做早晚功课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