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人格心理学(52)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不认错的感情,会对错误自以为荣

本次提要:
  ■ 不根据现实看问题,就会上当
  ■ 赶快把凡夫愚痴的感情改一改
  ■ 不认错的感情,会对错误自以为荣
  ■ 由于盲目崇拜,成了依人不依法
  ■ 听法起欢喜,批一句就怄气
  ■ 愚昧加感情,都来自“自我中心”
  ■ 诽谤造成了善知识度众生上的困难

不根据现实看问题,就会上当

从相反方面来说,他如果一直认为人家过去表现得好,有人提醒你:“你小心啊,最近他烦恼很重。”他听也不听,“我了解他的,过去我一直跟他一起,他过去怎么好怎么好。”这种人容易上当。过去确实很老实,现在变了骗子了,不根据现在来看问题,上当就是这么上的。这样你就离开了释迦佛所教导的“一切皆无常”。

赶快把凡夫愚痴的感情改一改

有些人对某些人某些看法始终不变,即使你给他指出事实,他也变不过来,“你是说得没错,不过我认为他还可以”。他还跟你讲一些这个人可以的事情,来冲淡别人给他的提醒,为什么会这样,有感情啊。所以赶快把凡夫的感情改一改,佛教的感情是具足智慧的感情,可不是愚痴的感情。

不认错的感情,会对错误自以为荣

我这几年有深刻体会。每次讲法,没有人说我讲经说法讲错了,而且非常赞叹,“老师说得都对”,“老师弘扬的是正法”。但是也听到另外一些话,“不过老师太正了。”太正也变了不好了,这是因为他对某些错误的现象抱有感情,由于他过去也参加过这种事情,参加的时候还自以为荣,现在一下子转变不过来。

由于盲目崇拜,成了依人不依法

还有一句话,“傅老师讲起法来老是训人”,我也承认我是训人,可是也没有人说我训错了,有人说虽没训错,就是训人不好,连古德的某些话老师都要指出:某句话不对,某句话有一点说不通,某些话有矛盾,某些话有偏见。如果他思想上崇拜那个人,他就接受不了,人都没有见过面,就说“我是皈依某某大法师的”,一副样子就了不起,傲慢得很,以别人的名望来作为自己的傲慢。何必呢?老是把自己这个“我”这么突出干什么呢?有的人佛法还没有学多少,就对名大的人盲目崇拜,也不知是对是错,成了依人不依法。

听法起欢喜,批一句就怄气

有句话“只要一句,样样不要。”你们在此地听课的同学,以及来旁听的居士,肯定不同意这句话,假如你同意了,那你来听课干什么?有人一听到批判这句话,即使他也觉得这句话确实不对,但又觉得你批判得过份了,因为他心中自己树立起一个偶像,很难倒下去,即使他听佛法越听越欢喜,心里也会怄气,心想:“你讲法就讲法,人家说管说,管你什么事情呢,你不同意就不同意,人家同意就同意,你分析它干什么呢?竟然批评到我崇拜的那个人身上去了。”这里边肯定有感情。

愚昧加感情,都来自“自我中心”

好比一个人,听到别人在批评某一个人的话,可是这个人刚刚是他好朋友,他不会坐在旁边越听越高兴,好朋友即使不在场,也帮他争辩几句,或者扭转屁股就走。其实他心里也明白,“你们说的没错,确实有那么个事情”,他就听不进去。那些受了邪教影响的,就是强调这种对邪教信仰上的感情。开始是信佛法的,接受了邪教思想后,对佛法一点没有感情了,如果你一讲到他们所接受的邪见不对,他们会招集很多人来围攻你。这可怕的错误和愚昧也都是从自我感情出发,也都来自自我中心。

诽谤造成了善知识度众生上的困难

应该怎么样?如果这个人诽谤、胡说八道,败坏一个充满菩提心、充满正知正见善知识的名望,使很多众生知见偏差,影响了对善知识的信心,造成他度众生困难,那个时候你应该起来说话,替谁说话?替佛说话,替法说话,替善知识说话,要对三宝有感情。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