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人格心理学(53)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要善知识依他不依法,善知识就不起作用了

本次提要:
  ■ 因感情上的崇拜,就会违背佛法而生偏见
  ■ 怕接受佛陀的正见的人,会有成就吗?
  ■ 理论还得从实际中去观察,才得明了
  ■ 时代不同,善知识的教授就更为重要
  ■ 要善知识依他不依法,善知识就不起作用了

 

自傲~只看他人短,不看他人长
     只想自己长,不想自己短

因感情上的崇拜,就会违背佛法而生偏见

讲私人感情,对看不起自己的人,就看死他,乃至于听到他的名字,心里就像针刺那样,看见他的照片眼睛就要出火,总是认为这个人在我这儿不值得一提。自己对某人有感情,有好感,有崇敬的心理状态,乃至于过去有友谊,哪怕几句话讲得很投机,也种下了种子,不管什么事情,全帮忙,全帮他说话。

举个例子说,听法师说临终时中风,往生是没希望的,不管是大中风小中风,因为意识模糊,如果意识模糊,即使助念也没有用,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可是由于自己或者很多人,对这个人崇敬,有感情,就说“肯定往生”,佛法道理也不讲了,全偏掉了。

怕接受佛陀的正见的人,会有成就吗?

如果这个人是你一向崇拜的——当然是指盲目崇拜,你产生了感情,不仅仅是你把他看成很高很高,你会由于你崇拜他,所以你也高起来了。而且高起来以后,保护自己这种傲慢的心态很牢固,不能受任何的刺激,正确的观点一律拒绝,好像如果接受了佛陀的正见,他就会像皮球泄了气,一辈子瘫在地上了。如果不改变这种心态能修行成就吗?

理论还得从实际中去观察,才得明了

所以说“放下我执”,如果光从法相上去解说,还远远不够,人有他的生活环境,有他的时代背景,各个时代人心都不同,形成的家庭气氛,人际关系,社会状态都不同,所以还要分析到现实生活中去,否则你仍然抓不着,仍然很难改造自己,因为你脱离了实际。理论是理论,这个理论还要结合实际,你才能观察得明了。

时代不同,善知识的教授就更为重要

那佛当年为什么不讲清楚呢?两千五百年前佛当年的弟子,在当时的年代,他们没有这种脾气没有这种心态,或者并不强烈。他们有他们当时的习气当时的风气,即使讲了,那个时代的人也要听得打瞌睡。佛讲:“过两千五百年以后,这些人喜欢卡拉OK了”,“请问世尊何为卡拉OK?”(众笑)

现代人到老了还在跳迪斯科,跌死了就要哭,所以叫“跌死哭”。(众笑)这是我的解说。你别说“傅老师这张嘴巴那么凶,人家跳迪斯科跟你有什么关系?”我是跟信佛的人讲呀,何必跳迪斯科呢?老人骨头老化了容易跌碎呀,还不如修修禅定。所以无论什么时代的善知识都是极其重要的,只要他严格遵守佛教的原则,弘扬正法,书本上的记载,佛学词典上的法相名词,可没有善知识教授的这些话。

要善知识依他不依法,善知识就不起作用了

今天我中午起来,听到远处有超度亡人唸佛的声音,就像无可奈何的叫喊声,心里不由起了个念头:“唸佛为什么不好好唸呢,唸佛应该精神饱满,声音很平和地唸,这样才显示出对佛的恭敬。比如你到佛那里去,像打瞌睡那样叫声:“世————”佛听了也不会欢喜。我年轻时在居士林唸佛,声音和雅,充满朝气,旁人听了也欢喜,如今我还保持着我从前唸佛的状态。我从前有个同事,他去过日本,他告诉我,日本人唸佛那可真是精神抖擞。我说这个话可并不是说唸佛不好,而是说唸佛的人没有唸好。可能有些人会听不进去,说我老是喜欢批评人,所以到了末法时期啊,善知识的指导不起作用了,不是他听善知识的,善知识要听他的。你听他的,照他的意思讲,他就说你好。这些人都在保护自己的感情,当然这些感情都来自“自我中心”。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