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风建设是弘扬佛教优良传统的务实之举
江苏省宗教局局长 王军
一、道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江苏佛教界高举“以戒为师”的旗帜,进一步深化道风建设,这不是突发奇想、心血来潮,也不意味着我们在道风上有大问题,而是立足新的时期,面对新的任务,弘扬佛教优良传统的一个务实之举。道风建设说到底就是自身建设、素质建设、形象建设。古今中外,自身建设对任何宗教、任何团体、任何组织,包括政党,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是强基固本,赢得社会的需要,是自我进化、自我完善的需要,更是长期久住、健康发展的需要。
多年前赵朴老就告诫我们,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无常、无尽无休的洪流。一个人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赵朴老还说,佛教要加强自身建设,要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五个方面的建设,他非常明确的指出,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和组织建设是保障。赵朴老的话虽已过去多年,但我们今天听来还是如此亲切,如此贴切。在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佛教界的自身努力下,应该说江苏的佛教事业日益兴旺,面临着一个健康发展的大好机遇。但是,良机潜伏危机,发展面临挑战。面对兴盛,面对赞叹,面对发展,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不断警策自我,慎始慎终。我们认为,在当今社会,出家人很重要的就是清正自守,管好自己。培养一个僧才很不容易,自身成长也非易事。如果忽视建设、放松要求,导致滋生邪气、拜金享乐、追名逐利、陷入纷争,往往就在一念之差。因此,要坚持自重自爱、克已律已、坚定信仰、追求境界,要常扫灰尘、防微杜渐、清静受持、以戒为师。
二、道风建设应赋予时代内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佛教也总是在与社会的调适和适应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抓道风、强自身,也要响应时代呼唤,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佛教的戒律不仅是简单地禁止一切恶事,更要主动地行一切善事。戒律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纪律,就是约束,强调要律已。律已是为了利他,没有利他,律已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遵守戒规,严守六字要求的基础上,佛教界要努力增强社会意识、公益意识、回报意识、团结意识、责任意识、形象意识,要通过增强大局意识,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做到服务社会、奉献人群、造福信众,要加强团结、宽容大度、诚实可信、相互敬重、打造团队、塑造形象,体现出应有的社会价值和应有的公民义务。我想,这种广义的道风建设,务实的建设,必将赢得理解、赢得信众、赢得社会赞许。
三、道风建设要导入社会评价
近年来,我省佛教事业健康发展,为社会的繁荣和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赢得了党政关心、社会认知、各界支持。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佛教事业的发展,关心佛教的自身建设,希望佛教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家知道,现实社会和广大信众是佛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没有党的政策,没有社会的支持,没有信众的供养,也就没有佛教发展的基础。所以,评价道风建设、衡量僧才优劣、评判素质高低,就要注重社会评判,听取民意民声。要以党政放心不放心、社会认知不认知,信众满意不满意,做为一个重要标准。不仅看守戒,而且看僧格、看形象、看贡献、看民意。我们省里,老一辈的高僧大德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楷模,受到社会广泛尊重,在信众中和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因此,在道风建设上,要注重社会形象的树立,把握服务社会的方向,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优良传统,真正使道风建设成为推动佛教健康发展、取信信教群众、有益社会和谐的务实之举。(摘自《江苏佛教》2008创刊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