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依法治教,正法就兴起来了》
1 2 3 4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开示】

 依法治教,正法就兴起来了(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老师在清凉山佛学苑接见出家同学 2004.11.26

 佛教导弟子“非诵即禅,非禅即诵”,
禅即禅定,诵即闻思修

提要:
 ·佛教导弟子“非诵即禅,非禅即诵”,禅即禅定,诵即闻思修
 ·纪律松了,大家起烦恼,严是慈悲心,凶是烦恼
 ·我们不分宗派,分了宗派,容易起矛盾
 ·佛教本无宗派,执著宗派就很难合众,人起烦恼,就会利用宗派搞分裂
 ·佛学苑最好不要搞宗派,佛弟子学佛都要归到般若波罗蜜才圆满

佛教导弟子“非诵即禅,非禅即诵”,
禅即禅定,诵即闻思修

释迦佛教导我们:“凡我弟子,非诵即禅,非禅即诵。”诵包括听经、学习、诵经、讨论,所谓闻思修是也,禅就是禅定。所以咱们这儿要诵经,要听法,要学习讨论,要修禅定,都是照释迦佛的教导做的,全都包括在戒定慧里边。我这是初步作个总体介绍。

纪律松了,大家起烦恼,严是慈悲心,凶是烦恼

我们这儿管教很严,因为松对于佛学苑的安定团结有妨碍。纪律松了,大家都起烦恼了,不遵守纪律就不可能安定团结。当然纪律严,不等于凶。凶是烦恼,严是慈悲心,目的是为了大家安定团结。

我们不分宗派,分了宗派,容易起矛盾

咱们这儿比较民主,你们几位如果感到此地某些方面不合你们的理想,或者生活起居、伙食方面有什么要求,或者在集体生活中应该合众的地方,你们假如不习惯的话,可以提出来。佛教传到中国,由于分了宗派,难免会有些矛盾,比如说禅宗要打坐,净土宗要唸佛,所以净土宗唸佛的跟禅宗的人在一起,只能各管各。还有禅宗不唸经,咱们这儿要唸经,所以分了宗派就容易起矛盾。

 佛教本无宗派,执著宗派就很难合众,
人起烦恼,就会利用宗派搞分裂

佛教本来没有宗派,是传到中国后形成的宗派。宗派有宗派的好处,但是难免合众就比较困难。照我的看法,宗派并没有错,是人错了。人一起烦恼,总是觉得我这个宗派好,难免对别的宗派产生距离。这样一来,修别宗的人心里就苦恼了,慢慢就形成了鸿沟,整个佛教就形成了分裂。所以各处请我讲法时,我总是说,“我们佛弟子是一家人。”

其实宗派跟宗派的观点差异本来并不大,净土宗初祖就主张法门无量誓愿学,要深入经藏,要修戒定慧。而且当初初祖念佛是心里念的,要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都是根据佛经里边的主张。真正的念佛是心里念,心中有佛叫念佛,现在出声唸佛叫称名号。

要念到什么样的水平?要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是一点不能执著的。念佛法门,它要求的水平很高的。后世人把念佛误解成是老太太做的事情,要知道方法是方便,功夫是没有方便的。

每个法门功夫都是一样的。禅宗要入定才开悟,唸佛要唸到若一日乃至若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才能往生极乐,这是讲功夫上的要求。在用功的方式方法上,因为释迦佛善巧方便,所以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归纳到最后还是戒定慧。

佛学苑最好不要搞宗派,
佛弟子学佛都要归到般若波罗蜜才圆满

现在有的佛学院内部闹矛盾,开学的时候有五十几人,到后来能留下十几个人还算是好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修这个法门,他修那个法门,互相闹矛盾。听说有的老师、法师还把学生拖到他寮房里去说,“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不行。”还有的说,“应该那么讲,你别听他的。”这样老师跟老师也闹矛盾了。

所以我们佛学苑没有宗派,佛学苑就是讲法学法,修什么宗派是各人自己的事情。有的佛学苑是有宗派的,比如办佛学苑的人是修净土法门,他就照净土法门办。咱们学的就是戒定慧,这是圆满的法,谈不上什么宗派。

能海上师说过,我们是学大般若,修大般若的。菩萨的六度,最后还是归到般若里去的。所以我们讲经说法总是按照大般若智慧的原则来说法。真正想成就乃至于要成佛,是离不开大般若智慧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