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谈三宝功德(24-5) (总第157)

─────────────────────
◎ 傅味琴讲于2006年6月13日

修行放松也不能极端,抓紧也不能极端,
释迦佛一向主张走中道

本次提要:

  所谓“看穿了”,实际上是逃避。在佛门里保留自己的自由散漫、懒惰等,
  全是逃避的心态
  凭喜好进佛门是对的,可进了佛门仍然凭着喜好自由散漫、搞片面,那就
  错了
  修行走极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这也离开了佛的教导
  修行放松也不能极端,抓紧也不能极端,释迦佛一向主张走中道
  凭自己的爱好抓片面,抓来抓去只是你兴趣的圆满,可不是法上的圆满

 
所谓“看穿了”,实际上是逃避。
在佛门里保留自己的自由散漫、懒惰等,全是逃避的心态

今天众生的修行变成这种样子了,那是不是没希望了?像这种情况,你进佛门有什么用呢?当然你进佛门也是好,但是现实怎么样,也要研究研究。历史上长期以来的风气,都是把进佛门作为一种逃避的手段,所谓“我吃了那么多苦,我是看穿的。”其实他的看穿是对苦的逃避。你既然看穿了,进了佛门就好好修行吧,他在佛门里边也到处逃避。保留自己的自由散漫、懒惰,包括强调理由,全是逃避的心态。

凭喜好进佛门是对的,可进了佛门
仍然凭着喜好自由散漫、搞片面,那就错了

进佛门的还有一种,是要到佛门里来拿点好处,也就是求菩萨保佑。你凭你的喜欢、爱好进了佛门,你这个喜好是对的,可是如果你进了佛门,还是凭自己的喜好自由散漫、自以为是、懒惰、搞片面、搞兴趣,缘好的就是亲,缘不好的就是仇,这样就错了。

修行走极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这也离开了佛的教导

佛门里还有一种情况是物极必反,反过来做,可是太极端了,也是离开了佛的教导。有的竟然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这种做法也不知道是从世间上封建王朝那里学来的,还是从别的宗教那里学来的?虽然当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起了一个誓愿,“如果我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就不起座。”那时候的释迦太子是什么水平,你今天是什么水平啊?即使你也学释迦佛的样发誓,“我不证正果决不起座。”你肯定饿死,成佛没有成,倒变成了一堆白骨。

修行放松也不能极端,抓紧也不能极端,
释迦佛一向主张走中道

前一个时期编稿件,看到近代有些修行人写的书,写到打七,所谓“七”,就是限定你七天里,无论是参禅还是念佛,要有所成就。当然你没有成就,那么只好再来一个七。打七的人都自己立下生死状,意思就是:死都没关系。听说从前的禅堂里经常死人,死了人就放到床底下,过两天再火化。我年轻时听一个法师说过:在禅堂里撩掉几个人是不稀奇的。(众笑)太极端了吧?这就是不肯圆满的学,搞片面,自己想一套造成的。可是因为是祖师的风格、祖师的规矩,很受人崇拜,还说要真修行,就得这个样!你变了白骨还咋修行?所以放松也不能极端,抓紧也不能极端,释迦佛一向主张走中道。

凭自己的爱好抓片面,抓来抓去只是你兴趣的圆满,
可不是法上的圆满

在修行方法上凭自己的爱好抓,如果这样抓是对的,今天佛门修行成就的人就会多,风气就会好,可如今怎么是越来越下堕呢?可见得凭自己的兴趣抓是不行的。在世俗里可以根据你的兴趣发展,在佛门里修行,要圆满到佛陀那样的人格,凭自己的兴趣,能圆满吗?哪怕你口里说得好:这是我最喜欢学的法门,我非常相应、非常受用。你抓来抓去只是你兴趣的圆满,可不是法上的圆满,因为你不感兴趣的东西你就排斥了。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