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虚云和尚传(58)

何明栋 著

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无尽。”正是这样,虚云和尚进而认定“因果二字,是一切凡圣、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而且,虚云和尚进一步总结以往历史与现实中的典型事例和人物的情况后,得出“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主要在于明识因果”的结论。具体说到因果的本义,虚云和尚则释之为“因是因缘,果是果报”。二者之间,紧密相应,丝毫不爽,就如《光明童子因缘经》所说:“一切众生所作业,纵经百劫亦不已。因缘和合于一时,果报随应自当受。”一个人明白因果,就有自我警策与约束力管住,时时念及莫造恶业,以求免遭恶果,就不会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这对佛法修持者说来,意义更为重大。虚云和尚认为若因明因果之义,“则日常生活逢顺逢逆,苦乐悲欢,一切境界,都有前因。不在境上妄生憎爱,自然能放得下,一心在道,什么无明贡高习气毛病,都无障碍,自易入道了。”真正理解并铭记因果义,对每一个佛法修持者来说,既有助于入道,同时也能促其发长远心、坚固心。这正是虚云和尚在百余年弘法生涯中始终不渝奉信的原则。

从另一方面来说,每一个发心立志了生脱死的佛法修持者,从降生人世到其发心学佛时,其心所蒙受的客尘染污或多或少,或厚或薄,使自己的心性被妄想、烦恼等种种习气毛病所埋没。而佛法修持则是要把这些埋没心性的妄想、烦恼等习气毛病清扫掉,方能明心见性,看到自己本来面目。这于一般人来说,确非能在一朝一夕内实现的。所以,虚云和尚一贯教导学人要发长远心、坚固心。不过,从佛法修持实践看,仅仅有了长远心、坚固心还不够,因为对自己心性所受染污的清扫并非易事,只有一点一点地除去,有时还会此伏彼起,顽固得很。所以,虚云和尚教导学人还要发勇猛心、惭愧心,要求众人用“宗门下的法子,是如金刚王宝剑,遇物即斩,碰锋者亡”,来清除染污。同时,虚云和尚进一步教导众人,“要勇猛精进,要内外加修。”内修,就是参禅或念佛;外修,即是戒杀、放生,将十恶转为十善。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时深日久,水滴石穿,方得圆满利益。虚云和尚认为佛法修持者,“要努力精进,不要悠悠忽忽,兀兀度时”,而“总要生死心切,具有长远、坚固向道之心。”矢志不改,“至死不退,今生能不退,虽未悟,来生再努力。”有这样的恒持精进,修持方能成功。

当然,佛法修持成功的历程是不短的。在此历程中,对于修持者来说要有长远心、坚固心、勇猛心,还要有惭愧心与忏悔心。这是虚云和尚反复教导学人修持原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佛法修持者要常发惭愧心与忏悔心的教导,虚云和尚是一直坚持的。晚年驻锡于云居山真如禅寺的数年,更是特别强调。1955年闰三月十三日方便开示中,虚云和尚语重心长地告诫众僧,“现在你我出家,行脚参学,都是因为生死未了。”正因为这一原因,虚云和尚要大家,“就要生大惭愧心,发大勇猛心……”。所谓,惭愧心,《俱舍论》卷四中有解释,即以自我反省所造之罪而感到羞耻的心为“惭”,以自己所造的罪而对他人时引以为耻的心为“愧”。简而言之,惭愧就是对于自己不好的行为、心念,感觉羞耻,知道忏悔、改正。正如《佛遗教经》所说“惭耻之服,.无上庄严。”自古以来,历代祖师圣贤都以为修持者恒持惭愧心能使自己信念更足,诸行光洁,有利深入。所谓忏悔,即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为“忏”,知错以后不会再犯曰“悔”。历来佛门中对“忏悔”很为重视,列为一重要修持门类,祖师大德们认为诚如《大智度论》中所说,“戒律中戒虽复细致,忏悔则清净。”因而认定除了重大的如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等的已遂罪,必须随业受报外,其他的未遂罪,以及过失犯戒与威仪犯戒等罪业,都可以按照佛陀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忏悔。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