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115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115)

还有,我们一布施,就想到佛菩萨加持。只给佛买几个水果,希望佛加持他又发财、家庭又平安,真是一本万万利了。有没有这个心呢?我看有些人是有的,我看一般的老婆婆,或者到庙里烧香,拿着一支香跪在那里求,她求的事太多了。她只插了一支香,可以不可以呢?可以。并不是说物质少,而是你心量如何。我这一支香插下去,我观想这支香遍法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世界,乃至阿弥陀佛世界,我这一支香全遍满了;我这一支香大,观想它无量,因为你心无量,物质就无量。可以用少物,并且没有求回报心,要无所回报的。

我们也发愿,《地藏经》说:你有千百万亿愿、千百万亿事,都可以向地藏菩萨求,地藏菩萨都能满足你的愿。但是总的说,你要让一切众生得幸福,我们第一个回向都是法界众生。我们大家道友们都学会了,只要回向,要法界众生得快乐。不过,他心里着重的可不是法界众生,他的着重点还是自己。也好啦,自己也有了,你就多回向几次,回向法界众生,之后最后回向我自己,用这个回向的功德回向,让诸佛菩萨加持自己。五欲的事儿少回向,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多回向得智慧,有了智慧你什么都能知道了,你什么都能成就了。

(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参学琐谈 (115)

接着寮元师告诉我们说:“在若干年前,有一位大将军,他不相信本寺的大殿能容纳几千人几万人的说法;一天他带来了数万大兵,陆续走进大殿,结果大殿里仍显得松闲闲的,一点儿拥挤的现象也没有。那位将军见了这种情形,于是,连说:佛法无边!佛法无边!”

停了一下,寮元师又把稻草绳子能吊一口七千斤重的大钟的故事讲给我们听,上海来的那位同道听了,总是似笑非笑地摇着头。我怕他引起寮元师的怒火,于是我说:

“大、小、高、矮、轻、重、长、短,都是咱们‘执相’凡夫的境界,而在佛菩萨的智慧领城中,哪有这些区别?经上不是有:‘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的话吗?佛能在一毫端现宝王刹,微尘里转大法轮,菩萨使一座大殿容纳数万人,又算得什么呢?”

那位同道听我这么一说,怀疑的神态才算消除。可是,及至我们进了那座圆通宝殿,看到除去佛座、海岛观音菩萨及三十二应身的巨像等等占据的位置以外,余下的空间顶多也不会容纳五百人时,他老菩萨脸上又起了疑云。而我则带着我的父亲以及海超恭敬合掌围绕了一周,然后才同他们两位,到了那座“歪歪斜斜,似乎就要倒塌了的钟楼”。

我们到了钟楼,手扶木梯,循序而上,那位好疑的同道,边走边咕噜着,好像是说:“我就不相信,一根稻草绳子能吊起一口七千斤重的大钟!”

然而,当他走上钟楼,爬到钟架上,把那根稻草绳子用手摸了摸(大概他怀疑稻草绳子里面包着铁链子),又用手指弹了弹那口巨大无比的铜钟(如果不是大钟发出嗡嗡之声,他一定怀疑钟是木料制造的)时,他竟把舌头伸得老长老长的,半天缩不进去。上海来的另一位同道见他那副怪相,开玩笑似地说:

“你这种行为,叫做孝帽子戴到头上,才肯哭爹!”

他则自我解嘲地说:“我在小心求证!”

我也不禁打趣地说:“怪不得!原来你是胡适的信徒?”

他听了,羞得脸红脖子粗,掉头跑下了钟楼。

(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