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31)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31)

相信众生都可度,只是我的德不够,我跟他没有因缘,我度不了他,别人也许可以度他。但是一定相信他也是能成佛的,这叫信心,这个信心很不容易的。当我们的冤家,或是害我们很深的人,你看见他,气都气死了,你还相信他有佛性,应该咒他下地狱才好。

我在纽约有遇着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跟我天天拜忏的弟子,她是马来西亚的华侨,在邮政局工作。她对面坐的是位美国小姐,那位美国小姐看不起她,一天捣她的蛋,连停车位也给占上,让她停不进车。两人共用一个办公桌,做些小动作,使她烦恼得要死。她来问我:“师父!我拜忏,怎么样发愿让她倒楣。”我说:“你错了。”她说:“那怎么办?”我说:“你发愿让她降伏。”“啊!她这么害我,我让她降伏,我给她拜忏?”(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悲心的修习 ④

各种心念可以归纳为六种,来辨识,即贪、瞋、痴、无贪、无瞋、无痴,或者前三个可称作不解脱的心,后三个称作解脱心。不管解脱心或不解脱心,都是有来由的,它源自“明”触或“无明”触,不会无因无缘的产生。无明或无知的接触,才有有执着的苦乐受,才有贪瞋痴产生,这个连锁反应较容易了解而明的接触因缘,才有无执着的苦乐受,才无贪瞋痴产生,就比较难理会,而容易有“心性本来清净”的误解,特别是修习禅定者更易陷入这个困境。

去除杂染的心念,保持心念的流畅性,除了直接从心念去觉知、排除之外,也可由身体的觉知下手,当身体静止时多注意呼吸,身体移动时,多注意动作、触感,这也是有效地使杂染、散乱心得以减少与止熄。

心念的本质是一个接一个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是无常不永恒的。当我们的心定静时,这是容易觉知的,但是我们若生起贪瞋痴之念,心念就会卡在某个对象上,而不愿舍离,就像损坏的唱盘,一再回放某段曲子,我们就难以觉知无常了。 (完)

(摘自《嘉义新雨》第8期 明法比丘)

◇◇◇◇◇◇◇◇◇◇◇◇◇◇◇◇◇◇◇◇◇◇◇◇◇◇◇◇◇◇◇◇◇◇◇◇◇◇◇◇◇
意大利禅修记 ③

梵天娑婆主复言:

世尊看见唯一终止轮回的道路

他觉证这圣道时生起了悲心

过去,众生依此圣道跨越苦海

未来亦然,就如现在所跨越的一样

世尊将毗婆舍那观运用在四个念处上,教导众生如何修习解脱,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五蕴、五盖、六处、七觉支、四圣谛)。身念处或称色法,其它三个念处或可统称为心法。身念处是四念处的起观点,体证身念处之色法的四大现象和剎那无常生灭相之后,其它三个念处自然而然随之现起。

慧观在汉译经典里,被简译成“观”或“禅思”,定禅被简译成“禅定”。慧观既然是佛法的精髓,修习慧观才能如实见苦集──得法住智、证苦灭──得涅槃智,所以是唯一的解脱道路,是有别于外道的特质,不修慧观──毗婆舍那便是外道。

(摘自《觉悟之路》网站 陈慈兰)

◇◇◇◇◇◇◇◇◇◇◇◇◇◇◇◇◇◇◇◇◇◇◇◇◇◇◇◇◇◇◇◇◇◇◇◇◇◇◇◇◇
参学琐谈 (31)

我虽然比较容易开口些,但因为讲话的乡音太重,问了好几个人,人家不是现出一种不屑理睬的样子,就是嗤之以鼻,望望我而去,弄得我也没有勇气再开口了!

正在为难,恰巧来了一个担担子卖馒头的山东老乡,我买了他几个馒头,顺便问他去鼓楼的路。他说:“到鼓楼很容易么!从这儿到挹江门,进了挹江门,顺着马路一直走,不要转弯,多则一点钟就到啦!”讲到这儿,他看看我和海秀,接着又说:“你们有行李,最好是坐马车去,一二十分钟就可以到啦!”海秀一听说有马车好坐,欢喜得雀跃不已!在那位卖馒头的山东老乡指引下,我们在挹江门附近找到一辆马车,在上车之前那位山东老乡又嘱咐我们说:“你们先到车上坐着等,客一满车就走啦!到鼓楼价钱有一定的,不必讲价,否则,你们就会吃亏!”说过,我们尚未来得及向他道谢,他已挑着担子扬长而去!(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