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原始佛教(一一九)

不随感觉起舞 ①

贪爱是感受生起的缘

(阿姜苏美多 著 释自霁 译)

我们一旦出生,从最幸运到最不幸的人生经验,我们都可能遭遇到;

世间不稳定、多变化。我们都一样脆弱,有着一个易于坏损、受伤害的身体。

一旦觉知到这一层面,就会了解:我们都只是同样会老、病、死的兄弟姊妹罢了。

 

无明是对四圣谛的愚昧不知

修习十二因缘的开始是观察无明缘行,无明就是对四圣谛愚昧不知。凡不明白苦、苦的生起、苦的止息、及灭苦之道的人就有这种愚昧无明。相反的,无明的反面就是明、智慧。智慧就是了知四圣谛:正观苦、苦集、苦集灭、与苦灭道。

>“我”在受苦

当我们没有慧观真谛,无明(即不见不理解)就会左右行为,我们因此创造了一个“我”。这个认为有“我”的意识是由无明创造及控制的。请你注意,第一个圣谛并没有说“我在受苦”,第一个圣谛说的是“此是苦;此是dukkha。”它并没有说哪个人在受苦。可是,我们认为是我们在受苦对不对?我们认为:“我这辈子吃了很多苦……他真是个苦命的人……她一直都在受苦……我一生中所受的苦真是多;我生下来的时候,就不具足世间最美妙的果报,所以我着实地吃了些苦,可怜的我呀!”可是,这些苦实在是我们由无明创造出来的。因此佛陀强调的重点是:我们应该依着智慧生活,而不是依着无明。

这种佛教的修法是智慧之道、了悟之道,完全与了悟真理有关。当人们认为自己吃了很多的苦,我往往不会感到特别难过,原因就在这儿。我可以说:“太不幸了,我为你悲苦的际遇感到难过。”可是,认为你在受苦的这种想法,就已经是不处在正见的状态了。事情在过去已经发生,也许是不幸的事,而今我们回味、沉浸在其中──于是把它带到现在,又附加上各类额外的苦。如果有明、觉照,与智慧的话,我们就会了解,并没有一个受苦的“人”,而将如实地看到事情的真相。每一个众生都有能力看清事物本然的样貌,不再因此而制造痛苦。

>法尔如是的世间

不可否认地,我们都经历过不幸的事或做过蠢事,但这不就是人的共通经验吗?我们一旦出生,任何事都可能发生。从最幸运的到最不幸的人生经验,我们都可能会遭遇到。这就是出生所带来的结果,这个现象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不过是法尔如是的写照罢了。生而为人有好多风险──我们不确定自己会落在何方。生命可能是一团混乱;或一场欢喜;或有时混乱、有时欢喜;或四分之一的混乱、四分之三的平淡,毫无欢喜可言。

生在人间,这个感官世界的真相就是如此:它不稳定、靠不住、多变化,我们无法在其中得到任何安全感,这些都是我们共通的经验。从最幸运到最不幸的人,大家都一样脆弱,有着一个易于坏损、受伤害,及生病的身体。一旦觉知到人类的这一层面后,我们对种族、阶级、性别、国籍等就不再会抱持偏见与强烈的观点。我们都只是同样会老、病、死的兄弟姊妹罢了。

出生后,有识、有名色,有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有触与外境接触,就会有受──感觉。受是生与识的结果──在此意谓愉快的、不愉快的与中性的感官经验。透过眼睛而有的感官经验,并不是说眼睛痛或受伤,而是当你看到美丽的花朵很吸引人,这吸引人的感受就是愉快的;另外又有不愉快或中性的感受。那个过程会刺激爱、取、有,成为我所渴求的样子。现在把这个原理应用到其它的感官及感官对象上──声音、气味、滋味、触感、与念头。我们有些念头是愉悦的,有些念头既非愉悦也非不愉悦的,有些则是不愉悦的。

这就是身体的感受性,他们完全处于敏感的状态,他们能知觉、能够感受,它本来的性质就是如是。我们在座有些人只想感受某些片面,对不对?你们畏惧全方位的觉知,只想觉知美好的事物,你们会向上帝祷告:“哦,主啊!请赐给我令人称心如意的东西,唯独愉悦的感受。请为我创造美妙的东西,让我永远不必受苦。让我一直成功与幸福,让围绕在我身边的都是美丽端正的人,直到我死亡为止……”这就是人们抱怨不已的心,只要部分的感受。

>向所有感受敞开

智慧(明)或洞见就是如其本然地去认识愉快、中性及不愉快的感受。我们不再要求片面的觉受、或只追求感官经验中最美妙的那部分,而是打开自己面对所有的感受,包括所有可能的痛苦、丑陋、不愉悦。无明的心会说:“我不想失去我的美貌;我不想有任何不愉快的经验;我要快乐。”这就是无明。有智慧的心会说:“此是苦,此是苦集与苦集灭,此是灭苦之道。”(摘自《香光庄严》82期)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