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原始佛教 (三十八)

集 谛

“集谛”是论究苦恼引发的因缘。人间苦恼的主要因缘在于无明和渴爱。无明是由于智能的欠缺,犹如缺少光明,不能洞察事理的真象。渴爱是对人事理的渴求和粘溺不舍,即使知道不好也不愿离。无明导致理智的不足,渴爱导致情感和意志的胶着。无明是不知自我的虚幻本质,渴爱本于无明的盲目冲动而企图满足以自我为中心的种种欲求。

“爱”是一个令人感到既美丽又伟大的字眼,然而,一般人往往爱得苦苦恼恼,不出于自我中心的私心之爱,所以传统的佛教里“爱”是意味不理想的情感。

爱是一种渴求拥有,渴求满足和渴求实现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指情欲、财富和权势的贪求与恋着,也包括对理念、信仰等的贪求与武断。拿男女之爱来说,以自我的好恶为准则,遇到投我所好的对象,便起了恋恋不舍之心和据为己有的冲动,所谓的幸福快乐就附着于我所爱的对象,这个世界里,我所爱成为唯一关心的对象、生活的重心。失去了我所爱,整个人生也就没有了光彩。我所爱自然是要顺我意的,占有、控制我所爱的一切动向,成为不可避免的倾向:为了“保护”我所爱的“人”(物),我不喜欢的朋友不能交,不喜欢或不同意的事情不能做。稍有不如意,瞋怒的情绪就或明或暗的发作,意志的压制和反压制就展现成双方各种“力”的抗衡,即使单方或双方有所妥协,也只是维持表面上的平静,想象中的甜美快乐成为酸涩的讽刺,焦虑不安加速发酵,苦恼就在这种“爱”情里滋长。

感情如此,物质的欲望也如此。财富、名誉或权力,要能用来造福社会大众才有意义,如果以爱恋之心、得之而后快之心、满足私欲之心去追逐,患得患失,就难免要深陷愁城。现前的社会制度和大众传播媒介,使人认为财富是衡量身价的标准,追求财富成为生活的重心,认为这是自由竞争,追求幸福,提高生活水准必须付出的代价;以冠冕堂皇的借口遮盖渴爱贪婪的面目。

对于思想观念的执着,也是导致人生苦恼的重大因素。古来许多有害无益的“道德”风尚,便是其中的一类,例如三从四德、贞操、陪葬等。此外,宿命论是思想偏执的另一个极端,宿命论认为人生都是前生注定,一切听天由命,轻视人为的毅力和智慧。其实,古代到现代的社会环境,是随着许多人为的条件起伏而息息变动,每个人的努力都有可能影响自己的命运、社会的命运,乃至人类的命运。不能重视自己的潜力,束缚于宿命思想,实在是人生幸福的障碍。其它如对神意论、唯物论或金钱万能等观念的执迷,都是导致斗争、迫害的苦因。

总而言之,苦恼的主要因缘来自于人自身的种种无明贪执。但是一般人往往误以为苦恼是由于外在的因素所造成,例如:我不快乐是找不到爱的归宿,我猜疑是对方不可靠,我嫉妒是对方妨碍了我,我瞋恨是对方违逆了我的意志,我忧愁是事情使我担心,我生气是对方讲话难听。这些都是“非因计因”,不是原因拿来当做原因。任何情境并没有具备某种必然的特性,例如可爱、讨厌或嫉妒;如果具备某一特性,任何人在这情境下,必然引发相同的反应,事实不然,而是因人而异。可见这些情绪是源自各人的内在条件。佛陀曾比喻说:当你看到一片树叶掉下来,心里并没有什么反应,可是你穿著的衣服划破了,便立时感到心痛懊恼。内在的无明和好恶习气,引发各种情境的贪瞋情绪,才是苦恼的根本原因,解决各种困恼,要从人的无明和贪爱之心下手。

                      (摘自《新雨月刊》第7期 显如)

快乐哪里找

人若有所不满,苦恼便随之而来,使你不论在行走、站立、坐着或躺着,都不会感到快乐或喜悦,不论你去到森林里、树根下、孤独处、旷野中或僧众之中,也找不到快乐或喜悦。

人若能知足,不论你在行走、站立、坐着或躺着,都会感到快乐与喜悦;不论你去到森林里、树根下、孤独处、旷野中或僧众之中,都能找到快乐与喜悦。   

                      (摘自《佛陀法语》达弥卡法师)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