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原始佛教(七十)


四护卫禅 ①

一、慈心观

以个人为对象的慈心禅那

今晚将为大家讲解四种护卫的禅法,即:慈心观、佛随念、不净观及死随念。

欲修习慈心观时,首先必须知道哪一类人是适合作为禅修对象,以及哪一类人是不适合作为禅修对象。当只取一人作为禅修对象时,是绝对不可以采用异性的。所以,女性禅修者不可只取一位男性作为修习慈心观的对象,同样地,男性禅修者亦不可单取一位女性作为修习慈心观的对象。倘若单取一位异性来修习,贪欲就可能会生起,而障碍禅修。然而,在修遍满慈心观时,譬如散播慈爱给一切有情、一切有息者、一切男人、一切女人等时,则可以把异性包括在内。

此外,死人亦不可作为修习慈心观对象,因为这是不可能证得禅那的。

在刚开始修习慈心观的阶段,有几种人是不适合作为禅修对象的,即:一、你极亲爱的人,因为这有可能会导致伤感;二、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因为在开始阶段,以这种人作为对象会有些困难;三、你讨厌的人,因为在开始阶段,是不易对你讨厌的人产生慈心的。

所以在开始阶段,你应先对自己散播慈爱,然后选一个你敬爱又与你同性的活人作为主要修习慈心观的对象。

此时,若你已熟练于白遍第四禅的五自在,你就能轻易成就慈心观,证得慈心禅那。这是由于白遍第四禅的亲依止力(近依止力)加强了慈心观的效率,因为不同的禅那能以亲依止力来互相支助。因此,你应当再次进入白遍第四禅,直到禅定之光变得明亮时,再以下列四种意念来对自己培育慈爱:“(一)愿我没有仇敌;(二)愿我没有内心的痛苦;(三)愿我没有身体上的痛苦;(四)愿我愉快地自珍自重。”

即使修行了一百年,你还是无法以自己为对象而达到慈心禅那。那么,为什么一开始就要对自己修行慈心观呢?这不是为了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而是因为培育对自己的慈爱之后,你就能推己及人地设想:正如你想得到安乐,不愿受苦,想得到长寿,不愿死亡,其它一切众生也同样想得到安乐,不愿受苦,想得到长寿,不愿死亡。如此,你的心就会变得柔软、和善、宽容及能为别人着想。之后,你就可以开始培育对其他人的慈爱。

把禅定之光照向一位你敬爱又与你同性的活人,然后如下地向他散播慈爱:“(一)愿此善者没有仇敌;(二)愿他没有内心的痛苦;(三)愿他没有身体上的痛苦;(四)愿他愉快地自珍自重。”

以这四种方式散播慈爱三、四遍后,选出其中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假设你最喜欢的方式是:“愿他没有内心的痛苦”,那么你就应趁禅定之光照向那位你敬爱的人时,紧接着以这种方式向他散播慈爱,心中默念:“愿此善者没有内心的痛苦。愿他没有内心的痛苦。”应取他没有内心痛苦且面带微笑的影像,而当你能够极专注于该影像时,那已经接近禅那了。在此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禅定之光照向该人时,无论他(或她)是坐着或站着,都应选择他正处于快乐状态的姿势。另者,慈心观的目标并非究竟法,而是有情的概念。

若能够以“愿此善者没有内心的痛苦”的方式专注于有情的概念超过一小时,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禅支就会很清晰地呈现于心,即已证得初禅。这时候,若你曾修习白遍至第四禅,那是很容易更进一步证得慈心第二禅的。只要除去初禅的寻、伺,即能证得第二禅;若再进一步除去第二禅的喜,即能证得只拥有乐与一境性两个禅支的第三禅。修慈心观是不能够证得第四禅的。为什么呢?当心在希望别人“没有仇敌,没有内心的痛苦,没有身体上的痛苦”时,是否能够安住于舍呢?是不可能的。因此修习慈心观只能够证得第三禅。以“愿他没有内心的痛苦”的方式证得第三禅后,再继续逐一地用其它三种方式来修,直到都证得第三禅。

成功后,再选另一个你敬爱的人作为对象,以同样的四种方式逐一向他散播慈爱,直到都能证得第三禅。过后再选换其他人作为对象,修习至采用了四、五位,且能向他们每人散播慈爱,直到证得第三禅。

接着,转向对你亲爱又与你同性的人散播慈爱,如父亲或母亲、兄弟或姐妹,或同性的亲戚。修至对你敬爱与亲爱的人的慈爱达到平等。此时,这两种人已成为同一种人,即:你喜爱的人。

过后,再选用四、五位你对他们无好恶感的人,逐一地对他们散播慈爱,直到证得第三禅。成功后,再转向对你讨厌的人散播慈爱。这只是对有讨厌的人的禅修者而言,若你没有的话则可省略这点。(摘自《智慧之光》帕奥禅师)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