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浅解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海上师集述 弟子倪正和敬解

归依,有尽形寿归依、与直至菩提永归依二种分别。尽形寿归依通行于我国内地,自归依之时起,至寿尽命终为止,在这段时间之内归投依止于佛。直至菩提永归依是宗喀巴大师所倡导,为蒙藏佛教徒所奉行,从归依之时起,直至成佛证大菩提为止,永远归依诸佛,生生世世不离诸佛,这是一种最极殊胜的归依。

“我今归依”是约尽形寿归依而言,“永归依”是约直至菩提永归依而言。“归依佛道誓愿成”是说明归依之目的在于成就佛的功德,成就诸佛普度众生的大能力。虽然归依之时,归依的人尚未成就佛的功能,然大愿不妨先发起来(愿),继之以精进学修(行),如是愿行相资,则佛宝功德就能逐渐成就起来,乃至最后圆满成就佛宝的无量功德。这就是佛弟子发愿追求的最高成就,故曰归依佛道誓愿成。以上略释归愿竟。

科 丁二、赞法宝分三  戊一、总赞半颂

颂 佛说三藏十二部 教证名言诸轨持

前二颂广赞佛宝功德,今二颂广赞法宝功德。初半颂总赞。初句佛说三藏十二部,佛指释迦牟尼佛。释尊于二千四百余年前,在印度迦毗罗卫国,为净饭王的太子,自幼慈悲为怀,敏慧异常,为求彻底解除众生生老病死的痛苦(拔苦),而与众生究竟圆满的安乐(与乐),故于十九岁出家修行,以求拔苦与乐究竟圆满的方法,至三十岁得证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道(自觉),成佛之后,说法四十九年,将佛自己所证的离苦得乐的方法,演说教化众生(觉他),使众生悉皆获得离苦得乐的利益(觉行圆满)。这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求利他而出家修行,为求利他而说法度生的大事因缘。可知佛为度生而出世,亦为度生而说法。佛所说法,非一般世间法所可比拟,而是既合真理(契理),又合事实(契事),复是闻法的人所易领解(契机),更是拔苦与乐究竟圆满的方法(利益广大)。如是究竟圆满的方法,唯佛能说,故称佛说。是佛所证之法,亦是修行成佛之法,故名佛法。至极珍贵,世所希有,所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故共尊为法宝。

世尊说法度生,历时四十九年,凡有缘者悉皆得度,缘未熟者,亦皆具备得度的因缘,故于七十九岁示现灭度而入涅槃。佛具三身,法身报身皆无生灭,化身则随缘应化,示现生灭。佛既示灭,佛的弟子乃将佛所说的一代时教,结集而成经律论三藏,使不散失,持久流通,于未来世,饶益众生。经律论三藏总名法宝,因其成份,三种不同,故分三藏。一、凡是佛说或佛弟子说而蒙佛印可的对机法语,结集而成经藏。二、佛所规定,专为调伏众生身口意三门,使其了知此作得罪,此不得罪,此时应作,此时不应,于行无疑,不错不倒的律仪戒条,及佛弟子对于戒律的注疏解释,结集而成律藏。三、佛弟子根据经藏律藏的旨趣,从种种不同的角度,对于整个佛法,作具体而有系统的阐述,结集而成论藏。三藏的成份,大略如是。又佛法的内容,不外以戒定慧三学为纲领。律藏诠戒学,成就断德。经藏诠定学,成就悲德。论藏诠慧学,成就智德。是为三藏与三学三德的关系。又律藏表佛的身轮功德(身教化),经藏表佛的心轮功德(心教化),论藏表佛的语轮功德(说法教化)。是为三藏与三轮的关系。又经律论三藏即今所存的经典是。经典所载,全是法宝,法宝所摄,全是功德。因为法虽佛说,然佛由法成,法为能生,佛为所生,法如母而佛如子,所以诸佛如来,对于法宝,无不恭敬供养,尊重备至。释尊昔在因地,为求一四句偈,不惜牺牲身命而为供养。又如《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可知诸佛尊重法宝,胜过自己的身命。所以我们对于三藏经典的一偈半颂,片纸只字,皆应恭敬顶戴,视同诸佛的真身舍利一样。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