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浅解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海上师集述 弟子倪正和敬解

十二缘起颂(出《俱舍论》)

【总解】无我唯诸蕴,烦恼业所为,由中有相续,入胎如灯焰。如引次第增,相续由惑业,更趣于余世,故有轮无初。如是诸缘起,十二支三际,前后际各二,中八据圆满。【别解十二支】宿惑位无明。宿诸业名行。识正结生蕴。六处前名色。从生眼等根,三和前六处。于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在淫爱前受。贪资具淫爱。为得诸境界,遍驰求名取。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结当有名生。至当受老死。【立名原由】传许约位说,从胜立支名。于前后中际,为遣他愚惑。(惑业苦摄十二支)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略果即略因,由中可比二。【互相缘起】从惑生惑业,从业生于事,从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

十二支问答释疑

无明为有因否?老死为有果否?设尔何失。若有者,缘起支应有十三,或十四。若无者,无明为因,老死为果,应是无为。

应作是说,无明老死,虽有因果,而非有支。故无十三、十四支失。无明因者谓不如理作意。老死果者谓愁悲苦忧恼。复有说者,无明有因谓前无明。老死有果谓后老死。过去未来,无明老死,有多刹那,故无十三、十四支失。有余师说,无明有因,谓前老死。老死有果,谓后无明,现在名色、六处、触、受,即未来老死。若说受缘爱,即老死缘无明,犹如车轮,上下回转,终而复始。如是有支,无始相续,虽有因果,而无十三、十四支失。

复次,此十二支缘起法,有根有茎,有枝有叶,有花有果,犹如大树。此中根者谓无明行。茎者谓识名色。枝者谓六处。叶者谓触受。花者谓爱取有。果者谓生老死。此十二支缘起法树,或有花有果,或无花无果。有花有果者,谓异生及有学。无花无果者,谓阿罗汉。

【流转】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还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名色乃至老死灭。

六度颂(依《大乘庄严经论》)

【解施】无贪善根胜思维,以己身物施受者,施物成就财增益,施身经中说五事,寿命容色身力强,安乐辩才皆增上,自他二摄圆菩提。身物苦集不坚性,法施自他醒愚迷,善习财法无畏施。

【解戒】具足受学诸学处,求涅槃道灭诸有,戒果人天无忧恼,次第住心成等持。任持功德如大地,止息一切烦恼热,远罪缘起离憎怖,福资具足慧相应。身口意业善净行,羯磨受得法得二,法得定共得定生,道共得果无流等。

【解忍】仇怨不报耐众苦,法忍智生三次第,依大悲因依法起,法言持戒多闻慧。经说忍得五果相,少憎少嫉护他意,喜乐临终无悔恨,往生人天善道行,二利速成行难行,具足最胜无上称。

【解精进】善业勤修正勇猛,信心欲乐堪劬劳,念力定力对治生,善法乐住离杂染,三学身心无间重,精进品类七种分。

【解静虑】调心内住念无忘,不失所缘巧精进,生起喜乐离退失,五通现得住三住,施戒天住无量梵,三空三乘圣者居,诸法上首定相应,有寻有伺唯有伺,无寻无伺三类地,喜俱乐俱舍念俱。

【解般若】离邪离世正择知,依定持慧如实解,流变垢染善脱离,抉择世出世间智,大出世间之慧命,无上正知慧命者,正说正法正缘生,诸法无匹胜中胜。

以上解流转还灭体相用,以下解名诠旨趣等随行。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