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浅解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海上师集述 弟子倪正和敬解

《普贤行愿品》的具足品名,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就是说依照普贤十大行愿修行是凡夫成佛的殊胜法门。凡夫要想从不自在的烦恼境界(即凡夫境界)通达到自在无碍的不思议解脱境界(即如来境界),就请从礼赞诸佛修起,自然能够引生诸多不可思议功德,因其下手易而成功高,既方便而又善巧,故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弥勒菩萨的《现证庄严论颂》云:“无方距果远,果近善方便”。谓如没有方便而要修成佛果是难的,有善巧方便就容易得多了。在显教的修行法门中,发菩提心、修普贤行,可说是圆成佛果的胜善方便了。

颂文后三句“譬如木中本火性,须藉钻等胜势力,所谓佛种从缘生”,就是说明上面一连串的重要道理。第一句譬喻木中本火性,是以木具火性,所以钻木可以取火,来譬喻人具佛性,所以修行可以成佛。第二句须藉钻等胜势力,是说木虽火性,然必凭藉有人钻木的殊胜势力,方能生出火来,否则火亦不生,来譬喻人虽具佛性,然要凭藉修行的善巧方便,方能成佛,否则唯有长作众生。第三句所谓佛种从缘生,佛种即是成佛之因。什么是成佛之因呢。众生的本具佛性就是成佛之因。这个佛性还需要种种助缘(条件)来帮助它发育增长,所以说所谓佛种从缘生。没有适当的助缘,佛性还是长大不起来的。所以我们如要以佛法饶益有情,必须为有情安排种种入佛的因缘,以便摄化他们信奉佛法。我们须要维护寺院,供养三宝,因为寺院是外缘三宝常住的场所,而僧宝更负荷担正法、住持三宝的使命。我们需要弘扬佛法,赞叹三宝的功德恩德,使未信者生起信心,已信者信心增长。我们更要接引信佛的人归依三宝,受持戒律,学修佛法。我们要告诉他们自性三宝为人人所本有,不但要归依外缘三宝,也要归依自性三宝,借外缘三宝的智慧德相来引发自性三宝的自性功德,是修行的善巧方便。我们要劝他们发菩提心,修普贤行,由礼赞诸佛来启发引生种种圆成佛果的殊胜功德,因为这就是从可思议的凡夫境界通达到不可思议的如来境界的捷径。想要成佛必先俱备成佛的因缘,故曰所谓佛种从缘生。上面是为众生布置入佛因缘与缘生佛果的胜妙法门的扼要说明。

以上释内体之自性三宝竟。

 乙三、释同别二种三宝分二

   丙一、同体三宝一颂

颂  佛即是法法即僧

   名义有三性不异

   三宝常住同真际

   亦第一义亦法身

上文一颂半说明自性三宝,人人皆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众生的佛性、因被烦恼我执之所障蔽,所以不曾起大作用,若能断除烦恼我执,积极启发自性三宝的自性功德,则凡夫就能因本具佛性的尽量显露而很快圆成佛果。佛教徒一进佛门,必先归依外缘三宝,即为断除烦恼我执,启发自性三宝的入手方便。不但是入手方便,而且亦为修行学佛,贯彻始终的胜妙资粮。这层道理如能认识清楚,透徹了解,对于学修佛法,是有非常重大的帮助。

今此一颂则是解释同体三宝。同体三宝,亦称一体三宝,谓三宝皆以平等法性为体,就本体言,三宝是一体的。所以颂文前二句说,佛即是法法即是僧,名义有三性不异。由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法五蕴所成之佛,无不从法生故,所以佛即是法。由于法法无不从佛之心海流出故,所以法即是佛,由于僧众奉佛为师,修佛之法,受到佛法气分的熏习故,所以僧即佛法,佛法即僧。由于平等法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心佛众生,平等一味故,所以三宝同体,清净本然,更无疑义。所以三宝的名义虽有三个,而实皆以平等法性为体,是从同一根源所发展出来的形相作用故名同体三宝。

后二句颂云,三宝常住同真际,亦第一义亦法身。谓三宝的体性——平等法性——常住于世,不生不灭;就时间言,竖穷三际,前际无始,后际无终;就空间言,横遍十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个恒常不变、无有形相而遍满法界的平等法性,亦名真如,亦名实际,亦名第一义谛,亦名法身,亦名涅槃妙心,亦名如来藏性,名异体同,故曰三宝常住同真际,亦第一义亦法身。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