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浅解 (37)

──────────────────────────────

能海上师集述 弟子倪正和敬解

上述随着业力流转生死的相续作用,佛法亦称四“有”轮转,“有”即“有”业力,即“有”作用。是哪四种“有”呢。

四有轮转:本有~即现生的五蕴(色受想行识)作用。死有~命终刹那的五蕴作用。中有~死后生前的五蕴作用。生有~中有入胎的五蕴作用。(“生有”出胎即成来生的“本有”,故四有轮转是首尾相联的相续作用,亦即是业力所引的转变作用。)

从造业到受报相隔的时间有长有短,约可分为四种类别。

一、现报 此生造业,此生受报。

二、生报 此生造业,来生受报。

三、后报 此生造业,后后生乃至后无量生受报。

四、不定报 此生造业,不定现生或后何生受报。

造业与受报相隔的时间,或早或迟,何以有这样巨大的差别。其原由是非常错综复杂的,主要是由于一、业力(因)有强有弱,业力强则受报快,业力弱则受报迟;二、助“因”生“果”的条件(缘),有的具备早,则因缘就早成熟,有的具备迟,则因缘就迟成熟。

因 果

因果的原则:一、既有前因必召后果,既有后果必具前因,决定没有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的事理;二、善因必召乐果,恶因必召苦果,决定没有善因得苦果,恶因得乐果的事理。因的善恶,亦称为业,所谓善业恶业。果的苦乐,亦名为报,所谓苦报乐报。总之,随因感果,随业受报,因果报应,决定是丝毫不爽的。

问: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说法不就是定命论么。

答:因果报应与定命论完全不同。其主要不同处在于因果虽然决定,但有方法可以转变。根据果随因转的原理,只要把原因转变过来,则其后果也就随着转变了。所以因果事理,圆融活泼,有利无弊,决非定命论所能比拟。例如有人做了坏事,后因闻到因果道理,知道做坏事将受苦报,赶即痛切悔改,不做坏事而做好事,那么他的苦报是可以冲淡减轻的;又因他能继续不断做好事,则此后所召的后果,势必都是好的,没有坏的了。所以宣扬因果的实事实理,是有积极鼓励人们止恶向善的伟大作用。认识因果事理之后,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要招致报应,自食其果,自负其责,如同一钉一眼一样,丝毫没有推诿假借,蒙混过关的可能,就能使人提高警惕,把自己的行为,自动地整饬起来。这种自发自愿,极可宝贵的自动力量,是比任何其他力量要大,所以应当尽量予以发挥,作为完成一切事业,是极可靠的保证。

问:因果报应的执行,有没有一个主宰在管理这件事。

答:因果报应正如一部精密无比,灵活巧妙的自动机,完全不须要主宰的管理。因能召果,果必酬因,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分散而灭,都是法尔如是的业力作用。在一期生死之间,在人的一生之中,凡所受用的一茶一饭、一喜一忧,都是先业(满业)所召的果报,也就是一套一套,大大小小的因缘,相续不断在成熟、在起作用。一套因缘成熟,一套因缘消灭,一套消灭,一套又成熟,如是就演成人的一生,所以人是在因果转变、忧喜无常中过生活。直至一期果报受满,亦即在无量无数套因缘所组成的一组总因果演变完毕,人即宣告死亡。同时复有先业(引业)引生另一组总因果(又摄无量无数套因缘)开始次第成熟,而继续演变其生死把戏。如是微妙难思的因果演变,法尔如是,无须管理,是完全由于不可思议的业力在起作用。只要造业一天不停,业力就将继续不断地起作用,故曰业力不可思议。所谓不可思议,亦非不可思议,若能不断研究、不断学修、不断地提高人群的智慧,则不可思议也是可思议的。不过就目前的知识水平而言,是属于不可思议罢了。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