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归依三宝始终学修摄要颂浅解 (40)

──────────────────────────────

能海上师集述 弟子倪正和敬解

色界天:

初禅~梵众天,寿十小劫(一小劫合人间一千六百万年)注一

    ~梵辅天,寿一中劫(合二十小劫)

    ~大梵天,寿一中劫半

二禅~少光天,寿二大劫(一大劫合四中劫)

    ~无量光天,寿四大劫

    ~光音天,寿八大劫

三禅~少净天,寿十六大劫

    ~无量净天,寿三十二大劫

    ~遍净天,寿六十四大劫

四禅~无云天,寿百廿五大劫

    ~福生天,寿二百五十大劫

    ~广果天,寿五百大劫

    ~无想天,寿五百大劫

    ~无烦天,寿一千大劫

    ~无热天,寿二千大劫

    ~善见天,寿四千大劫

    ~善现天,寿八千大劫

    ~色究竟天,寿一万六千大劫

注一人寿十岁每过百年增加一岁,增至人寿八万四千岁,于是每过百年减少一岁,减至人寿十岁,如是一增一减约计一千六百万年为一小劫。

色界天众,无男女相,离欲清净,故称梵天,修根本禅,随禅浅深,感生色界诸天,尚有身质,故名色界。色界诸天,禅悦为食,安受定乐,比欲天妙五欲更细更胜。

无色界天:

      空无边处~寿二万大劫

      识无边处~寿四万大劫

      无所有处~寿六万大劫

      非想非非想处:寿八万大劫

无业果色,已无身量形质,故名无色界,还有定果色,唯彼定中能见,即以定力为寿命久暂的根据。

三界诸天虽受胜妙天福,然俱属有漏生死,因其所修禅定是世间禅,非出世间无漏禅,所以未断烦恼,仍是凡夫。唯色界和无色界因其定力较深,虽有坏苦行苦,暂无苦苦之相;欲界天众除有坏苦行苦外,亦非全无苦苦,因天众或与天众、或与魔众、或与阿修罗众、亦常互相战争,而受断支殒命等苦恼。又欲界天众由于福报胜劣不同,劣天有被胜天所驱摈而感身心不宁等苦恼。又诸天纵使没有战争驱摈等事,然仍不免天福享尽,五衰相现,而有去死不远,不能久住的悲哀。又如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大劫,然其最后命终之时,其不自在,与彼短命夭逝者,等无有异。颂文总结以上事实,故曰诸天战争时,断支殒命等,劣天被驱摈,死住不自在。可知天道虽乐,并不究竟,不但具足坏苦行苦,且亦不免苦苦。所以佛告佛弟子们,修行人固然必须以止恶修善来保持人身,免堕恶道,然亦不应贪求人天福报,因为享福愈大,往往造业亦愈大,因而堕落的机缘亦愈众多,即使享福而不造业,亦复离不开坏苦行苦的后果,其非究竟,十分明显。故佛弟子应当目光远大、观察深刻,不但不求福报,且知勤修无漏禅定,以戒定慧三无漏学来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度众生,以期圆满达到自他解脱、离究竟苦、得究竟乐的最高目标。是为观六道苦、第一观天道苦应有的认识。

科      丁二、观阿修罗道苦一颂

颂      修罗多嫉妒     热恼而兴斗

        截支或断命     虽智不见谛

      阿修罗亦称非天,有天之福,无天之德,因其福报与天相彷而性多嫉妒,瞋火炽盛,不如天众的良善。由于心怀嫉妒所以动辄与天众斗争,或自相残杀,而遭截支或断命的痛苦。有些阿修罗虽亦颇有智慧,然对于佛法二谛(真俗二谛),四谛(苦集灭道)的真实事理,全不知道。故颂云,修罗多嫉妒,热恼而兴斗,截支或断命,虽智不见谛。所以阿修罗亦是三苦具足的业力凡夫。是为观六道苦、第二观阿修罗道苦应有认识。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