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归依三宝不为自求安乐而归依,应为自他解脱度生成佛而归依,这才是大乘归依共学法门的极则。也才是深契佛心暢佛本怀的行愿。
科 丙三、附学分八 丁一、精进心二颂
颂 决定信乐归三宝 常恒勤修无止息
于戒止持呵五欲 弃贪瞋等诸盖缠
了境正信正念心 慧定施戒护愿等
三业专一殷勤修 如是功德向三宝
解 归依三宝于如法受得之后,复应经常如法行持,方能生起归依三宝的殊胜功德,和真实受用归依三宝的无比利益。佛弟子们有已归依而未知如法发心,有虽发心而不行持,有行持而不专一殷勤,有殷勤而不恒常持久,皆唯但种善根而不能获得真实受用,都是很可惜的。海公上师为欲弥补这些缺憾起见,满怀悲心,一再指示,于归依前应先如法发心(决定心,信乐心),正归依时应知如法受得,受得之后更应如法行持,行持复不应悠悠泛泛,无所用心。行持具有别学,共学、附学、三种内容,要专一殷勤,要恒常持久,才能逐渐生起归依的功德,和受用归依的利益。上文已将别学、共学、扼要说明,本节再将附学八种,分别申释,以供虔诚的佛弟子们信受奉行。
附学第一是精进心,即行持要勇猛精进,切忌懈怠放逸。不论世出世法,如欲有所成就,皆非精进不可。专一、恒常、殷勤、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必要先决条件,也就是精进的具体内容。精谓精粹不杂。不杂故专一,不杂故精粹,不杂故能集中身心,注其全力于一件事上,而为将来的成功铺平道路。进谓有进无退。世间一切,不前进即后退,不可能站住不动的。稍知自爱的人,谁不要求进步,谁也不愿落后。要想前进而不落后,就非殷勤努力和恒常持久的努力不可。所以精进一个名词很好的含摄了专一、恒常、殷勤的三项要义,也就说明了要有精进,才有成就,精进为成功之母,是决定不移、无可非议的定律。
精进为成功之母是大家公认的事实。现在的问题是精进心如何启发起来,和如何能经常的坚持下去。初颂前二句,决定信乐归三宝,常恒勤修无止息,正是指示发起精进,和坚持精进的方便。佛弟子必须以决定信乐心明确认识三宝是我们归依的对象,因为唯独三宝有“实”“德”“能”殊胜功德,唯独三宝有使众生究竟离苦得安乐的大恩德故。能以决定信乐的心情来念三宝的功德恩德是发起精进的方便。能够常念不忘,念兹在兹,则是坚持精进,避免退堕的方便。能够如是恒常勤修而无止息中断,就能由归依外缘三宝而启发自性三宝的本具胜用,乃至由本具胜用的尽量发展,而成就自在无碍、常乐我净的无上佛果。
佛教徒中,信心具足的固然很多,但亦不免有中途退心的,虽其原因非一,然其主要的因由,不外乎对三宝的功德恩德认识不够,因之信心也就不决定,自然更谈不到精进心了。所以佛弟子应知赞叹三宝功德的重要。唯有在透彻认识三宝功德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坚定不移的信心。本文第一大科,甲一、三宝之名体,广赞三宝的功德恩德,即为启发对三宝的信心,为受用佛法的殊胜利益奠定基础。
如欲保持长时精进,历久不懈,一方面固然需要常念功德,以事鼓励,一方面还须要改造身心,设法从烦恼杂染的重重缠缚中解放出来,成就一个清净无染的法器。初颂后二句,于戒止持呵五欲,弃贪瞋等诸盖缠,正是告诉我们改造身心,从粗到细,由外向内的四个步骤,即一、不做戒律所禁止的恶事,二、呵弃五欲,三、呵弃三毒,四、呵弃五盖。因为这些都是精进的敌人,能使人们走向放逸,所以必须予以各个击破,以确保精粹不杂,有进无退的精进本色。
颂文“于戒止持”就是第一要我们不做戒律所禁的恶事,如归依戒的应止者三,及七众解脱戒佛所制止的事情,悉皆严持不犯,就能保持身心清净,使我们的戒体完美无缺,一尘不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