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太子 ③
为了众生的幸福与快乐,难道我不应该去探索真理吗? ——悉达多太子
净饭王~迦毗罗卫国国王,悉达多太子之父
耶输陀罗~悉达多太子妃,后出家,证阿罗汉果。
提婆达多~耶输陀罗的弟弟,随佛出家后,反对佛陀,分裂僧团。
在一旁一直没有做声的克鲁德亚说道:
“陛下,请听我说。太子赋有无限的智慧,要想使他有世俗观念,就有必要让他面对这样的环境。陛下听从了婆罗门的劝告,不让太子了解认识现实世界的真实生活。陛下在太子面前所展现的只是充满了善良的生活。我老早就认识到,聪明过人的太子总有一天会亲眼目睹生活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痛苦与不幸。只有那些亲自体验了生活的无限乐趣,又遭受了无限悲惨的人才能真正清醒地认识人生。成千上万的人生活在这苦乐两极之间,他们产生不了对生活的特别厌恶。他们成天为生活操劳、担忧,而不知道痛苦。陛下,您也许想把太子置于您万无一失的保护之下,永远地幽禁于王宫深院。”
“是这样,这又有什么错呢?太子认识这些吃垃圾、满身肮脏不堪的首陀罗,以及那些只住在深山老林,宁愿吃糟糠,而不愿吃白米的傻瓜,他又会有什么获益呢?我希望看到他征服四方诸国,把整个印度统一在一杆大旗之下。他具有完成这统一大业的福德和雄力。但我必须时时鞭笞、鼓励他。再说,又有什么事值得他痛恨、厌恶人生的呢?如同一位慈母拿开锋利的钢刀,而使小孩够不着,我想方设法阻止他,不使他的心思从富裕的物质享受中转移开来。明天,我将进一步加强防范措施,所有乞食者及云游僧一律不许走近王宫大门。”
国王越说越激动。
“陛下,请息雷霆之怒。这样的措施只会更加激起他的反感情绪。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说不定有一天,太子会神不知鬼不觉地逃出王宫。千万不要这样做,就让太子了解一下现实生活也无妨。”
耶输陀罗两眼一直紧紧地盯在地上。这时,她走上前去,说道:
“父王,我去拿一些您喜欢喝的酒来。请原谅,请允许我暂时离开一会儿。”
“酒对我一点用都没有。我走了,等我儿回来以后,叫他立即来见我。”
说着,国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显得焦虑不安,郁郁不乐。耶输陀罗赶忙下跪行礼,然后,一直恭恭敬敬地送他到了门口。
当悉达多太子离开隐士巴兰德·克拉玛的住处时,已是午后时分。他怀着一种轻松、喜悦的心情,与他的车匿一同骑马回宫来了。在偌黑泥河岸的一块高地上,他被隐士林的美丽深深地吸引了,从而使他流连忘返。小蝉轻声地鸣叫;小蜜蜂低声细语。微风下,芦苇瑟瑟作响。在他一生中,他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真正能使人兴奋的妙曲。
不过,虽然太子被寂寞而又富有魅力的竹林吸引住了,但是,他并没有能使苦行僧开口讲一句话。
“一切都如愿以偿。但美中不足的是,苦行僧一句话都没有讲。他为什么不跟我讲话呢?车匿。”
“我曾听宫廷侍卫说,修行者巴兰德·克拉玛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才讲话。他认为只有那些希望隐居持戒之人,才应该进入这修道院的竹林。”
“车匿,即使是轻拂于竹林的徐徐凉风,也使我感到亲切。我看到了那种自然的本质美,对我来说,享受这种美比受到国王般的招待还要舒适珍贵。”
“国王的荣耀是一切荣华富贵中最珍贵的。”车匿说:“公正无私的国王,为了无数穷困潦倒的黎民百姓而勤劳地工作着,他们治国安邦,他们的生命价值要比隐身退居、力行苦行以期灵魂解脱的苦行僧要高尚得多。如果您允许我坦率表达的话,我认为,一个农民为了供养全家人的生活,起早贪黑,辛勤耕种,他的生活要比那些以乞讨为生的修行僧高尚得多。因为,这些人害怕人类今生后世的各种各样的痛苦,逃避到荒山野岭,一心只顾寻找自我解脱,他们就是失败主义。由于害怕挫折,他们逃离现实,回避困难,一味追求自我解脱。但是,为了养活妻子,农民整天泡在汗水中,扒土犁地,辛勤耕种。”
(摘自《觉者的生涯》
[斯里兰卡]贾雅瑟纳·嘉亚阔提亚著 学愚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