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首页
政策理论
一日一读
佛学讲记
佛学禅定
佛教心理
动态报道
佛教故事
连载专栏
 

  2003年春季佛学演讲答辩(二)

2003.5.26 星期一

信 心
      ——
代宏

各位老师、同学们,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信心”。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要有信心,才有成就的一天,佛弟子的信心从哪里来?经常听傅老师说最初要从闻法来,我们听了这么久的法,细细地回味回味,佛法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信心。我没有进佛门前,对佛教一点不了解,一开始就听到讲可以即身成佛啊,非常的高兴(众笑),谈到即身成佛的条件,要六根具足,我想我的身体健康,而且精神也很好,我觉得很殊胜。要生在南赡部洲,我想我也具足了。还要得人身,因为佛法讲到因果又讲到流转,得到人身确实不容易,还要胎生,讲到胎生呢我就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啊(众笑)。

听到这些,我就对成佛很有信心,要成佛就要断烦恼,这个烦恼到底能不能断,我想肯定能断的,要不然咱们怎么成佛呢?我的希望不是落空了吗?这使我想到佛法与世间法的区别,比方说起瞋心,在世间没有学佛法的人看来,不知道这就是烦恼,他当然不会想到要去断。那么作为一个修行人知道它是烦恼,不但要止住,而且要想办法对治它,断除它。五停心观中的慈悲观就是专门对治瞋恚的。

还有,我们学了佛法,对今后的弘法也要有一定的信心。一个人做事情没有信心,他就很难成功,即使现在咱们学的佛法很少,众生随便提个问题就可以把我们考住,但是我们要有信心啊(众笑),要广学多闻,将来一定智慧很大,能很好地完成弘法工作。

答辩题一:怎样才能够去除人的罪业?

代宏:我觉得这个问题好像不大对吧?(众笑)罪业是不可能去掉的,我是这样理解的:造了罪业以后,忏悔也只是转业之法,不可能使那个罪业消失。

答辩题二:如何理解师徒关系的严与爱?

代宏:你起烦恼或者失掉信心,老师给你讲鼓励的话,咱们爱听,听了以后会生起信心,这就是师徒关系的爱。严就是当你违反规章制度或者比较严重的原则性的错误,老师就批评你,而且是严厉的批评。其实老师是以慈悲心为出发点,但是我们作为学生也许在当时很难理解老师这种做法,甚至还瞋恨老师。但是到你觉悟的时候,或者说你醒过来的时候,你会理解老师的这种做法,所以说一个弟子要对师的调伏非常感谢。

答辩题三:作为一个佛弟子,在你身上有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

代宏:现在我在学法的时候责任是认真学好佛法,也就是不辜负老师的教育培养。以后我学法成就了,我毕业了,我想我会以弘法利生来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主持人:现在还有十分钟,可以向代宏同学提问。

孙英:我先提一个吧,你刚刚说这个题目有错误,那怎么理解“心空罪亡”呢?

代宏:心空罪亡啊。

主持人:刚刚一位评委提到“心空罪亡”,我们要不请傅老师来为我们解答一下吧。

傅老师:一切业力都可以转变的,但是报还是有的。既要肯定因果,也要懂得因果能转变。我们尽量培福就是转变的一个方法,但是一切的罪从心里起,如果我们心不彻底转变,这个心里的罪业根子还是不会死的。所以一定要通过深入经藏,懂得般若智慧的道理,也就是要懂得性空的道理,烦恼也是性空,造业也是性空。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相信所谓心空罪亡的道理。如果我们心里一点烦恼种子也没有,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造的罪业也不起作用了,就等于死亡了,因为没有烦恼,由心而起的造恶的因也没有了,所以说罪是可以消除的。我们要从般若智慧中去悟,从禅定中去亲证这种境界。

可是既然造了业,因果是不能消灭的,还得要受报,但是当亲证到性空的境界时,已经没有任何痛苦了,这种受报仅仅是宇宙间的一种反应罢了。

所以要完全免除我们的受报是不可能的,修行只能把受报的时间推迟,推迟到我们修行有相当水平时,受报就没有痛苦。比方说,你被人打了,很苦恼,这可能就是你过去的因现在受报。可是有一种情况也是被人打却没有痛苦,同样用手打上来,一种是有痛苦,一种就没有痛苦。例如推拿医生的推拿按摩,你就没有痛苦,这是打个比方。所以等到我们修行成就的时候,受报就不会有痛苦。当我们的罪逐渐转变时,受报的痛苦也就转变了,就不会掉到三恶道去受报,因为三恶道受报的都是自己的罪业。

同样的道理,如果罪的力量还没有得到转变,受报的时候掉到地狱的火坑里去了,自然是被火烧痛。另一种情况呢,你本要受这个报,可是你的罪已经转变了,那么你可能也会被火烧,但那个烧就不一样了。比如你在厨房里烧火的时候,不小心手被火烫了一下,这跟下火坑地狱,同样是火烧,性质就两样。

我们怎么才能去除人的罪过,都在一个字上,就是“转”。我们培福也是为了转,我们修禅定也是为了转,我们能够悟到性空,思想观念转变也是一个转字,我就讲这些(众鼓掌)。

主持人:还有三分钟。阿红在吗?我问一个问题好吗?我记得前一阵小君老师作为纠察因为看到了你有点放逸,对你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你怎么来理解这个作为老师对学生的严与爱?当她对你严厉批评的时候,你自己的思想,还有你在观念上,你是怎么样去认识的?

阿红:当时觉得自己确确实实有错,而老师批评我也是为了我好,她是为了我能够改正自己,其实她当时身体也并不是很好,对我严厉批评也是出于菩提心。如果在社会上的话,你即使犯了再大的错误,人家也不会说你,谁吃饱了饭来管你?在佛门才能够遇到这种境,当时我并没有起瞋恨心,我觉得我很感谢她,所以后来我能够转变。我觉得这种严就是一种关心,如果她不关心我,不喜欢我的话,也不会说我,所以我觉得这个严就是爱,回答完毕。(众鼓掌)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演讲人:代宏
演讲题
信心

答辩题①:怎样才能够去除
     人的罪业?

答辩题②:如何理解师徒关
     系的严与爱?

答辩题③:作为一个佛弟子,
     在你身上有什么
     样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