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慧灯无尽(9)
体恒法师著

随着佛陀及其弟子们在印度大地弘化的展开,居士数量也日益增加,据学者考证,到佛陀寂灭之前,佛教居士的数量已经接近了当时印度人口的二分之一。从印度到中国,佛教从来不惟只有僧团存在,还有为数众多的居士,完整的佛教信众是由僧团和居士二者共同构成。

今天中国的居士,从狭隘的层面上讲,专指在家学佛的佛教徒,即在家佛教信众;宽泛讲,一切在佛教场合出现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居士。20世纪的50年代,周总理对外宣称中国的佛教徒有一亿人,由于文革的影响虽然人数会有所减少,但经过二十多年的恢复发展,时至今日,接近当时的数目应不成什么问题。而这数量近亿的佛教徒中,除了十几万的僧人,绝大多数都是居士。由此可见,“居士”这群人是佛教中的最大信仰群体。

二、成为居士的条件

广泛的居士很多,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居士,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杂阿含经》卷四有一段话很重要: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引文中,有一个婆罗门人问佛陀:“在家的俗世中人有几种方法能令自己后世安、后世乐?”这里“在家之人”指的就是居士。世尊回答:“有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四种佛法,可以让在家的俗世中人得到现在世尽形身寿,乃至生生世世都安乐自在。”就是说,成为一个居士有四个条件的要求。下面我们对这四个条件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一个条件,信具足。什么是“信具足”呢?具备对佛法坚实的信仰叫“信具足”,学佛人对于世尊所宣扬的佛法大道要深信不疑,敬重无比,不为任何世法所动摇,不为任何挑拨所破坏,也就是信心具足,信仰具足。

第二个条件,戒具足。什么是“戒具足”呢?就是具足戒律、威仪。戒律威仪是学佛的基本前提,没有它们就没有佛法的落实,所以每个学佛人都应该具有这方面的修为。

说到这里,有些居土心里可能会打小鼓。具足戒律、威仪,是不是让我们也都出家受戒呀?是不是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让干呢?不是的!佛陀不会对学佛人勉为其难的。在家居士具足戒律威仪,是有条件、分阶段的,你持守住了你那个阶段上所该持守的律仪就是“戒具足”。刚刚三皈依的居士,没人要求你去吃全素,没有人要求你离开家庭生活,更没有人要求你放弃工作、事业。你所要“具足”的是什么呢?第一,皈依了佛就不能够再皈依其它任何宗教的教主;第二,皈依了法,你就不能再皈依其它任何宗教思想;第三,皈依了僧,就不能再去皈依其它任何宗教的布道者。要好好的跟法师学佛法,从一而终,一以贯之,这就是三皈居士们的“戒具足”,除此之外,纵然还有五戒、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条大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大戒等等,与你没有任何关系,它们对你不具任何束缚力,你也不必担惊受怕。当然,话说回来,如果你想进一步地提升自己,去受持了五戒,那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吸毒就是你这个阶段的“戒具足”。依此类推,什么阶段守什么阶段的戒律这叫“戒具足”。所以,学佛千万不要害怕戒律,它们不会成为你生活的障碍。相反,你要是能守持住每个阶段的律仪,一定会排除很多世间的无辜灾祸。

第三个条件,施具足。什么是“施具足”呢?“施”就是布施。将自己的财物、技能、智慧等施与他人叫作“布施”;常乐于行布施,平等心行布施,这就是“施具足”。布施是六度当中很重要的一度,这个我们会在下面的讲座中专题讲解。布施的目的是培养我们一个宽广的胸怀,培养我们一颗悲天悯人的情怀。“施具足”不是要我们拿出自己全部的财产来做好事,不是让我们竭尽全力帮助他人,而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利益社会大众,这叫“施具足”。

第四个条件,慧具足。什么叫“慧具足”呢?就是要具足智慧。了知世间苦空无常的真理,了知诸法寂灭性空的本性,在此前提下不舍世间,乐于修学佛道,善于化导众生,这就是“慧具足”。

熟读经书,把佛法理论学得滚瓜烂熟,能够出口成章,可以信手拈来,讲得头头是道,说得滔滔不绝,这是慧具足吗?不是!“慧具足”要求我们解行并重,理论实践相结合。现在很多居士都缺乏这方面的圆融领会。学习佛法的时候,经典里告诉我们要善巧方便,你很高兴,觉得十分正确,可是遇到一件不顺心事立刻暴跳如雷,甚至大动干戈,这也不是慧具足。慧具足要求我们把佛法与生命合二为一,以佛法指导生活,这才是“慧具足”。

佛陀说,一个居士具备了信仰、律仪、布施、智慧这四个条件,就可以得到此世后世安乐,此世后世解脱。

从“居士”的名义来源与基本要求可以看出,古今佛教居士的基本特征有三:一是身处俗世,二是有家业、财产,三是信仰佛教、修习佛法。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