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慧灯无尽(17)
体恒法师著

二、叹感善巧

“叹感善巧”就是感佩称叹维摩居士在化度众生中善巧方便法门的众多与微妙。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这是说,维摩居士若想度化众生,能以善巧方便的方法去实行。你看,方便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度人!智慧可以提升生命品质;方便则是给自己的“福报银行”中存款。大家一定要修智慧、行方便,当你福德俱足,要去度化众生,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许只是一个动作或言语表情,就把一个人摄化了,人格的魅力是不可思议的。

现在的年轻人追星,明星的一颦眉、一抬手,足以让他(她)兴奋、癫狂很长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魅力所致。这是世间人的魅力,而若具有了佛法的魅力,就是明星见了你,也要生起恭敬心的。有多少星光灿烂的娱乐界名人,不就争着礼拜那些高僧大德么!维摩诘居士为了方便度化众生,才居住在毗耶离城。他在那里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呢?

“资财无量,摄诸贫民”,这说的是他实践布施法门的状况,以无量的资财布施给广大的民众,收摄了不少贫苦人。学佛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扩展胸怀,增加心量。只能装下五个箱子的房子,你怎么能指望它装下十个箱子呢?学佛的人若心量不大,法师教给你再好的佛法,你装不下呀,这边听法,那边又被你头脑的“仓库”挤出来。这样听法是没有益处的,改变不了生命品质,提升不了个人修养,依然会烦恼、痛苦。而扩展心胸的方法之一就是布施。

我所说的布施,并非是尽其所有,而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做。供养佛法僧三宝,布施世间的穷苦人家,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这些事情都可以叫做布施。其实布施财物,金额不一定要大,解决了对方的困难就可以。有时一句话,转化了一个人所遇到的危机;有时一个微笑,化解了对方多日的烦恼纠结,这些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事情,我们有理由不做么?

布施有很多种,修学布施法门,根本处不在于给别人的财物,而在于我们所扩展的心胸量、所培养的悲悯情怀。有了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大心量、大胸怀、大气度,有了慈悲的精神,哪来的敌人呢?没有敌人。不但没有敌人,而且不会遇到障碍。另外,平时经常帮助别人,他人的感恩之心,也足以为你构筑起一道防火墙,让你不受障碍的侵扰。

维摩诘居士就经常修学布施法门,所以说“资财无量,摄诸贫民”。一个人只要肯布施,就能广结善缘。当你有一定的威望,关键的时候,有人会为了你,把命献出来都愿意。中国古语“士为知己者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缘故。当初,共产党小米加步枪凭什么就能打得天下呢?因为抓住了穷人的心。他们不是为自己享受,而是发自内心地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把田地粮食都分给了穷苦百姓,这样的情况,老百姓怎么会不拥护有加呢?学佛之人,一定要学会布施、放大心量。

看下面,“奉戒清静,摄诸毁禁”,这里说的是维摩居士守持戒律的状况。无论身心,维摩诘居士都毫不懈怠地奉持各种清净律行,不会毁犯任何戒律所禁止的恶行。“戒”是指戒律。佛门的戒律,相当于世间的法律。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世间若无法律,混乱的情形不可想象。法律不可无,然而只要不触犯法律,照样可以生活得悠游自在。学佛人也一样,只要没有与人伦道德、社会规范相冲突的地方,就不会触犯戒律,当然也不会背这个因果。所以,大家不要害怕戒律,尤其还没有皈依的居士,不要担心皈依后会有种种不便之处。只要你能够做一个在世间的优秀公民,相信就能做一个合格的居士。同理,一个合格的居士,肯定是世间的好公民,一切违法乱纪的事情与你无关,也不会横遭无辜之灾。不过,主张持戒,不是主张所有的学佛人都守持全部的戒律,而是要求大家根据所处的修学阶段,守持这一阶段所应该遵循的戒律。不要好高骛远,将现阶段应该做到的事情做到,这就是修学持戒法门,即戒行具足。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