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慧灯无尽(21)
体恒法师著

下面,“虽明世典,常乐佛法”。此句与上句相关联,“世典”就是世间的典籍。这是说维摩居士虽然深明世间的典籍道理,但是内心不为所惑,依然能够将心安住于佛法当中。

维摩诘居士通达世间的很多书籍,但依然能以法为乐,现代的人恐怕很难有这样的定力,不是常有人被电视、电影或小说中的情节折腾得神魂颠倒,心潮跌宕吗?看到哀伤的情节,不是黯然伤神,就是痛哭流涕;看到欢欣的场面,不是神情失态,就是乐极生悲。还有些人,本是佛教居士,看一些这功、那功的书,渐渐的心就被这些理论吸引走了,佛学书籍也不读了,佛教寺院不进了,更可怕的是有人竟然剖腹、自焚,找什么修炼结果去了,这是十分悲哀的一件事。

“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这是说维摩居士当时在长者、居士等一切人中都受恭敬,是众中之尊;同时,他也爱敬一切的人。那些受到别人供养的人,反过来还要供养他,所以在一切的供养中,是最为殊胜的。中国有句俗话“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尊敬是相互的,只有你尊重别人,他人才会尊重你。其实,礼尚往来并不是某个民族或国家独具,谁人不希望得到爱敬呢?在这个诚信、尊重严重缺乏的时代,维摩居士的这一处世特点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执持正法,摄诸长幼”。古印度有个风俗,每个村子都要推选三个年耆德高的长者,在村中执法评判、调停是非,他们相当于道德法庭。维摩居士既是德高长者,自然会具有这样的地位,那么他以持俗法来通佛法,以佛教来导俗务,也都是情理中的事情。正因为他能将佛法正道与俗务结合起来,为大众服务,所以无论老幼,都能全部摄受听从。

古人说,治国不能靠兵戈之利、城墙之坚、山河之险,最主要靠人和,而人和靠仁政实现。仁者无敌,心存仁慈,天下都不会与你为敌。一般的人想要别人服从自己,大都要靠一定的身份、地位或权势;要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大都要用命令的方法。这样的情况,一次两次还行,多了就没人理你了。这是因为你没有足以让别人生起敬畏的真正内涵,所以指挥不了别人。但是,假若你以佛法的大公无私为先导,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人品,让人望而生畏,自然就有人愿意跟随于你,自然就有人来帮助你,这就是人格魅力的力量。

另外,这里还透露出这样一条信息:人要想有人脉,办事就要公正;办事想公正,执法就要中正。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威信不能是唬出来的。所以,大家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心胸坦荡,这样,才会具有不可思议的成功力量!

“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治生”指世间能够维持生活的各种途径、方法,比如办企业、做生意等。维摩居士为什么会拥有饶财大富,用现代话说他是个大实业家,凡是能赚到钱的正当产业他都愿意去做。但取得了利益之后又不生起贪著之心,不以占有世俗的财富为快乐。维摩居士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深知一切都是无常的、空性的,世间的财物只是让我们安身立命、利益自己和他人的方便资粮而已。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