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慧灯无尽(32)
体恒法师著

(四)、布施的落实方法

布施的作用、种类以及布施的误区给大家讲完了,下面再总结一下,修学六度法门的布施法门,到底该怎么做。

第一、要培养布施的精神。学佛重要是精神,就是说不管你有没有实践布施的机会,首先内心深处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时刻准备着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去布施。

第二、要力所能及的布施。布施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实行,就是要量力而行,你能给别人多少就给多少,不要盲目跟风、攀比,如果你真的钱很少,那么给他一毛钱也不是不可以,千万不要执著于数量的多少。不要因为修学布施法门而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布施是一种随缘、自在的行为。

第三、要从根本上去布施。布施的方式是很多的,有时候一句好话若能够给人带来利益,也是布施。若能将技能或工艺无偿传授他人,使人掌握一门技能,给别人带来长久的受益,这就像将点石成金的指法给了别人,比给他几块金子的好处大多了,是比直接给金钱更大的布施。

第四、要自行劝别人行布施。就是自己在修学布施法门的同时,可以劝别人也来行布施。劝别人的时候不一定要用布施这个词,可以用善巧的方式,转换成其它的话来说,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

按照这四点去实行,既能增长我们的福德智慧,又可以拓宽我们的心量胸怀,最终必然得到智慧解脱。愿我们都能够长行布施,广修功德。

二、方圆自如──持戒波罗蜜

什么叫持戒波罗蜜呢?就是指佛陀所制定的、涵盖出家在家戒律在内的全部戒法。其中主要的有皈依三宝戒、五戒、十善戒、沙弥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等声闻戒律,还有瑜伽菩萨戒、梵网菩萨戒等内容。作为在家的居士,有的戒法适合我们,有的则不适合我们。

在讲哪些是在家居士应当守持的戒律前,先跟大家略说一下戒律的来源和主要作用。

(一)、戒律的来源与重要作用

佛陀在菩提树下刚刚证取无上正觉,成就佛道的时候,是没有戒律的;佛陀初转法轮度五比丘,开始有佛教僧团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戒律;在度化第一个居士团体的时候,依然没有戒律。那么大家可能会问: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戒律,这些戒律是哪里来的呢?从天而降还是无中生有冒出来的?都不是的。佛法讲因缘,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没有因缘成就不了任何事情。那么戒律的制定也有其一定的因缘。

没有戒律不是大家都不要戒律,曾经有弟子向佛陀提出:“作为一个修学出世大道的团体,应该像世间的王制一样,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以便用来防非止恶。”当时佛陀说:“如果没有人触犯与佛道不相应的恶法,就不能制定戒律。”

后来,有比丘和居土在修学或行事当中,有一些与佛法乃至世间法律不相应的地方。他们与佛法的相违并非故意所为,而是无知觉的,按道理应该是“不知者不为罪”。但毕竟是恶法,为了防止再次重犯、别人效仿和世人的讥嫌,于是佛陀开始制定戒律。从戒律来源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对学佛来说,戒律很重要,但戒律也是我们学佛道路上的一种工具,持戒不是目的,也不能代表解脱。持戒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我们由此而契人佛法的正道,由佛法正道达到这种境界从而契入如来的清凉、自在、欢喜、智慧境界,即依戒生定,依定发慧,这就是佛陀为我们制定戒律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切不要对戒律生起错误的认识。

说到戒律的本源,话题讲长些。其实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追本溯源,探讨一下原因所在。要找出事物的本相,不要被事物流传过程中失去了本来面目的外表现象蒙蔽。就像现在大家所穿的衣服,大家都知道,原始社会没有衣服,人们最初把树叶树皮连缀起来穿在身上不是为了遮羞,只是为了遮风挡雨。夏天为了遮雨,冬天为了挡寒。随着人类的发展,渐渐有了文明和伦理出现,人们又用衣服来遮羞。不管是为了遮雨、挡寒还是为了遮羞,这应该是人类衣服最初的作用。可是,发展到今天,多少人为衣服所累啊!人们把大量的金钱投入到服装上,就是为了穿得漂亮一点儿。但是,再漂亮又当如何呢?能为人增加一点道德吗?能为人增加一点内涵吗?能摆脱生老病死苦吗?不可能。所以,对外界东西的追求,我们要有所节制。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