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悲
2000年5月21日,赵朴初离开我们而去。同一天,“中日书法交流展”在陕西省博物馆举行,赵朴初的一副书法挂于正厅大堂,上书“慈忍”两个正楷大字,下录藕益大师一段语录:“世出世间莫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养情”。这副书法上的字,也是他一生慈悲为怀、忍辱负重的真实写照。
赵朴初出生于一个佛化的家庭里,母亲就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佛种慧根,很小就在赵朴初心里生根发芽,培养了他一颗慈悲、博爱之心。幼时家中蛛网网上蜻蜓,他破网放生,每有乞讨者上门,他总会给予施舍,这些故事至今在他的家乡传为佳话。他到上海后,在大舅关絅之的引导下,走上从事佛教工作的道路,接触到太虚、虚云、圆瑛、班禅、能海等高僧大德,逐渐进入到佛教更高深的殿堂,发愿在佛教中寻求人生觉悟之路,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他正式皈依了佛教,也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从此终生食素。母亲看到他很消瘦,担心他营养不良,劝他食些鸡蛋、牛奶,他不肯,后母亲痛哭相劝,这才答应。母亲曾送他一件狐裘大衣,在冬天能为他御寒,他不忍穿动物皮毛,也一直锁在箱中,没有穿过。
自古忠孝难两全。1947年底,“土地改革”在赵朴初家乡太湖县进行,当时他正在上海为党、为国家的事业而努力工作,由于少数人的过左以及对他家的情况不了解,他家的亲人受到打击,母亲不幸去世,成为赵朴初终生心灵之痛。他一直独自默默地承受着心灵中的这份巨痛,但从来不向人说起,也不曾责怨于人。1990年,他回到阔别64年的家乡太湖县,面对故居淹于花亭湖下“水深千尺”,想起亲人们所受到的极不公正待遇,他让自己“不教往事惹思量(《自度曲·书赠太湖县人民政府》)”,想到的是“问还余几多光热,报我乡邦?”这是何等慈悲而宽广的情怀呀!赵朴初似乎没有尽到对父母的孝,但他去尽的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佛陀的孝,这是人间大孝,他是一个伟大的孝子。
从抗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赵朴初一直在上海从事难民救济工作,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建国后,他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工作,号召全国佛教徒积极投身社会各项事业,特别是救苦救难,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每次国内外发生重大灾害,他带领佛教徒积极响应,开展募捐活动。他个人的捐献活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统计,八、九十年代,他个人共为社会捐助人民币240多万元,而自家过着的却是别人难以想像的简单生活。有人曾告诉他们夫妇:“您年纪这么大了,身体也不好,不能因为捐款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啊!”他笑笑说:“不要紧,我给社会捐点钱,其中一部分是国外发给我的奖金和稿费,另外,我的工资花不了,也没有什么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之于民吧。”
在别人眼中,赵朴初是个笑容可掬的“活菩萨”,但他也有过伤心痛哭的时候,每一次哭,无不肝肠断裂,惊天动地。他哭领导。陈毅去世,他哭得很伤心。周总理去世,他也是痛哭。邓小平去世,用他自己的话说:“九十岁的人哭九十岁的人,这才晓得什么是凄入肝脾了。”他哭家乡。1990年,他回到阔别64年的安徽太湖老家,得知家乡还很穷,在县里举行的欢迎会上,他当着满堂的人哭了。他哭朋友。尤其是到了晚年,看着朋友们一个个离去,每一次生离死别,无不让他感到心痛、流泪。1999年5月,当他拖着虚弱的身子从香港回来,得知好友诸敏去世,他抱着诸敏的女儿嚎啕大哭起来,使他受到很大的刺激,人一下就不行了。从他的这些哭里,我们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赵朴初,他不仅是一代伟人、国之栋梁,也不愧是真情男儿、慈悲佛子。
(摘自《报恩》2009年第4期
余世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