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明业果》
1 2 3 4 5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明业果(1-4)(总第04)

───────────────────

王东辉讲于石狮宝光禅寺 2011.12.25

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会产生一种力量,
感生以后果报,这就叫业果

提要:
 ·人造的因果经改了再改,仍是虚假庸俗,阿罗汉尚未能透视业果,只有佛
  才有这样殊胜的智慧,能彻底了解业果的道理
 ·佛能如实了知一切符合道理的“处”和不符合道理的“非处”,了知包括
  因缘果报在内的一切真实义
 ·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会产生一种力量,感生以后的果报,这就叫业果
 ·惑、业、苦,实是一蒂三果,同时具足
 ·惑即因,业即增上缘,苦即苦报

人造的因果经改了再改,仍是虚假庸俗,阿罗汉尚未能透视业果,
只有佛才有这样殊胜的智慧,能彻底了解业果的道理

那么因果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像流传的《三世因果经》里讲的那样呢?其实《三世因果经》根本不是佛讲的经,而是伪经。一开始是叫作《三世因果文》,后来改成了佛经的样子。里边都是用很庸俗的方式来解释三世因果,佛讲的三世因果可不是这个样子。一个凡夫是不可能真正透彻地了解因果道理的,即使智慧广大如阿罗汉,阿罗汉可以悟到空的道理,空的道理非常深,我们凡夫众生是体悟不到的,只有按照戒定慧修行,成功以后才能悟到空。阿罗汉虽有这样的水平,也不能彻底了解业果的道理。只有佛才有这样殊胜的智慧,所以我们必须要按照佛所讲的因果道理去学习。

佛能如实了知一切符合道理的“处”和不符合道理的“非处”,
了知包括因缘果报在内的一切真实义

我们今天学习业果的法则,就是完全按照佛所讲的业果道理。佛有无量功德,可以归纳成大悲、三智、十力、法报化三身功德等等,其中的十力,头两种就是讲佛明白业果的智慧。

第一种叫“处非处智力”,就是佛对于三世一切的因缘果报都能如实的了知,所谓“处”就是道理的意思,譬如我们常说“无有是处”就是说“没有这个道理”。比如有人说我们做了善业,就一定能得到乐报,这是符合道理的,叫“是处”;如果有人说做了善业会得到苦报,经文里说这是“无有是处”,就是没有这个道理,根本不可能有这种事,这叫“非处”。佛就有这样的智力,能够如实了知,包括因缘果报在内的一切真实义理。

十力的第二个力叫“三世业报智力”,就是佛对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的善恶因缘果报,包括前世后世出生的地方,都能如实的了知。佛的十力功德当中第一、第二都跟业果有关,可见明业果的重要。

说一句话,做一件事,都会产生一种力量,
感生以后的果报,这就叫业果

能海上师在讲“明业果”时说“业果者,即由业力所感之果报也。”所谓业果,能海上师说就是由业力所感的果报,也就是你所造的业,包括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乃至于你说的任何一句话、你动的任何一个脑筋,你做了以后,它就产生一种力量,能让你以后感生果报,这就叫业果。所以业又叫业因,它是一种因,能感生以后的果。

惑、业、苦,实是一蒂三果,同时具足

能海上师又说:“惑业苦三如恶叉聚。”惑、业、苦,一共有三样,就像一种树,叫做“恶叉聚树”。这种树有一个特点,它的果子一定是三个一起长出来的,就是一个蒂上有三个果。惑、业、苦也好比这样,它也一定是三个同时具足。

惑即因,业即增上缘,苦即苦报

“惑”,又称为无明或烦恼,能海上师说“惑即因”。我们之所以造业,是因为有惑、有烦恼,“业即增上缘”,业又称为增上缘,增上缘,意思是说它能促进、帮助其它事物的生起,也就是说从因到果,它能够起到帮忙的作用,至少不会妨碍。“苦即苦报”,这是果。

惑业苦的道理实际上是在中士修法中讲的,中士修法是讲苦集灭道四谛法,惑业苦属于集谛,也属于十二缘起的内容,今后讲到集谛和十二缘起的时候会详细地解释,我们今天只要简单的知道一下就行了。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