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谶摩》
1 2              
相关链接: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毗舍佉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翅舍瞿昙弥
慈悲的化身:沙摩婆提皇后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陀
善辩行者:跋陀军陀罗拘夷萨
多子无依的老妇:输那

 

 

   上一页            
【传记】

遵行十德的戒律生活

还有一次,她是菩萨的媳妇,一位伟大的皇后,多次梦想得到菩萨的教法,之后真的得到这个法。

经中还提到当她是皇后时,她的夫君是未来的舍利弗。这个丈夫在前世是个正直的国王,持守君王十德:布施、持戒、出离、忠诚、仁慈、忍辱、和睦、不害、谦卑与正义。因为这十德,国王过着快乐与幸福的生活,谶摩也遵行这些戒律生活。

正因谶摩已经在多次前世中净化自己的心,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才能在第一次遇见佛陀时,就在瞬间觉悟究竟实相

战胜魔罗的诱惑

谶摩对于爱欲的态度转变,从《长老尼偈》所记载的对话中可明显看出,她在其中回绝迷人诱惑者的提议。根据注释,这个诱惑者其实就是魔罗,他设法打消她追求解脱之心,却白忙一场,因为她已经是个阿罗汉:

“汝既年轻又美丽,吾亦正值年少时。
   五乐和合齐奏起,速来与吾同交欢。”
  “于此恶臭之肉体,吾既反感且羞愧,
   受病所苦与脆弱;吾已断除欲爱贪。
   欲爱之乐如利刃,五蕴为彼之砧板,
   汝所谓五欲诸乐,于吾毫无乐之有。
   一切欲乐断除尽,暗黑无明已驱散。
   魔罗汝当知此事,汝已战败被根除。”

波斯匿王请问有关如来的四种见解

佛陀称赞谶摩是比丘尼中“智慧第一”者。《相应部》的一段对话也证实此事,它描述她的智慧如何对波斯匿王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王正在拘萨罗国旅行,晚上抵达一个小镇。他想和人作心灵对话,便命令仆人去寻找镇中睿智的沙门或婆罗门。仆人四处打听,却都找不到主人想要与之交谈的沙门或婆罗门,但他得知有位佛陀的比丘尼弟子住在城中。她就是圣者谶摩,以智慧、多闻与辩才而闻名四方。

国王接获报告后去见她,恭敬地问候她,并问她如来——解脱圣者——死后的情形:

“如来——佛陀——死后存在吗?”

“世尊不说如来死后存在。”

“那么如来死后不存在吗?”

“世尊也不这么说。”

“那么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

“世尊并不这么说。”

“那么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吗?”

“世尊也不这么说。”

以自我的概念想象如来

于是国王想知道为何佛陀拒绝这四种答案。想要了解这个原因,我们必须先了解这四种见解的涵意。有关如来的见解,这里不只是指无上的佛陀,而是包括所有解脱的圣者。然而,这四种见解却以自我的概念,来想象如来,先假设这位解脱的圣者是个具有实体的自我,这个论点与那个自我的命运是相互矛盾的。

第一个见解,受到“有爱”的制约,认为那些已达到最高目标者,死后仍然以某种形而上的方式,例如分别的个体,或融入某种超人格的心灵本质形式,而继续存在。这是多数宗教所给的答案,包括几种佛教的后期诠释在内。

第二个答案——如来死后不存在——反映了“无有爱”,对灭尽的渴爱。理论家视佛陀为实存自我,他死后的命运是完全灭尽。从这个观点来看,解脱不过是真实自我的绝对消失。

第三个答案寻求一个折衷方案:如来身上一切无常的事物死时都会灭尽,但恒常的本质——他的灵魂,则会继续存在。

第四个答案试图藉由“双重否定”来跳脱困境,这个方法是一种怀疑论,仍然暗藏如来是真实自我的概念。

这四种方式都被佛陀斥为邪见,它们都假设有一个“我”独存于世间,这个“我”不是被高举为永恒的生命,就是被消灭打入虚无的深渊。但事实上,“我”与“世间”都只是建立在构成经验过程之五蕴基础上的抽象概念,只有诸佛与睿智的弟子才能如实见到这点。

不具备这种智见的人,就会落入四种邪见之中。他们假设有个“我”——一个常存的“自我”,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它逐步提升直到解脱进入梵界为止。他们或认为解脱只是真实自我的消灭;或采取折衷的立场;或落入怀疑论中。

“我”或“世间”是不断变动的过程

然而佛陀却教导,没有一个真实的“我”或“自我”可以被投射入永恒,或完全消灭,这种实存的自我根本不存在,也不在生死轮回中流转。所谓的“我”或“世间”其实是一种不断变动的过程,一直在流动。这个过程形成“我”与“世间”的假象,它们后来成为推想过去来源与未来命运的对象。解脱之道必须停止“我”的推想,放弃我们习惯性的见解与公式,并在我见形成的基础——身心的具体过程上,直接检视现象。

解脱是修行得来的,不是藉由推理玄想,而是藉由正念观察五蕴——色、受、想、行、识的生灭。这些现象都是由因生起,因此它们是无常的,是会衰灭的。但凡是无常且会衰灭的事物,就不可能是自我。由于五蕴都会衰灭,它们会生病、瓦解与消逝,因此不是“我的”自性,也不是“我所有”。它们只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是缘起性空的。

由于一切我见都只是心的妄想,是推理的产物,因此任何如来死后的命题都只是一种假象,源自于对确定性概念的渴想。一切遵从佛陀教法者,例如谶摩比丘尼,都很笃定地了解佛陀并未教导自性灭尽。我们活在一个恒常毁坏与无法控制的变易世界中,在死亡的领域中,我们认为是“我”与“我所有”的一切事物,都不断地在消逝。只有放下这些事物,我们才可能达到真正安稳的皈依处。因此佛陀说:“涅之门已开启,惟具耳者能信入。”

如来不可定义

谶摩和波斯匿王的讨论过程中,举了一个比喻。她问国王,他是否有善巧的数学家或统计学家能计算恒河中有多少粒沙子。国王回答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恒河沙是算不清、不可数的。她再问国王,他是否知道有任何人能算出大海中有多少加仑的水。国王还是一样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大海深不可测,难以度量。于是,谶摩说如来也一样,任何人想定义佛陀,都只能经由五蕴,但那些已经觉悟者,都已不再执持它们作为个人的身分:“如来无法被以色、受、想、行、识衡量,他像大海一样深不可测,难以度量。”因此,不适合说如来死后存在;或不存在;或既存在,又不存在;或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这些命题,没有一个能定义那不可定义的如来。

国王对于谶摩比丘尼的睿智解释,感到很高兴。之后,他遇见佛陀,并问他同样那四个问题,大师的回答和谶摩完全相同,并且用字也一模一样。国王很惊讶,遂将他与圣比丘尼谶摩,这位“智慧第一”的女弟子的对话重述一次。

译注:①魔罗:即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或恶魔。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能扰乱众生者,均称为“魔罗”。(完)
                 (摘自《佛陀的圣弟子传Ⅳ》向智尊者领导编写)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