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相关链接: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毗舍佉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翅舍瞿昙弥
慈悲的化身:沙摩婆提皇后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谶摩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陀
多子无依的老妇:输那
善辩行者:跋陀军陀罗拘夷萨

 

 

 

   上一页               
【传记】

佛陀的第一施主:给孤独长者 

何慕斯·海克/撰

第六章 给孤独之死

关于大施主给孤独之死的事件,记载于《给孤独教诫经》中。长者第三度罹患剧痛之病,日益严重,不见起色,他再度请求舍利弗尊者与阿难尊者协助。

舍利弗的开示

当舍利弗看见他时,他知道给孤独已濒临死亡,并给他如下指导:

长者!不要执著六根,勿于它们生贪欲识。不要执著六境,勿于它们生贪欲识。不要执著六识、六触、六受、六界、五蕴与四无色界。不要执著任何所看到、听到、感受、认知、想像与心中观察的事物,勿于此生贪欲识。

给孤独必定用心跟随这个详细说法,他边听边跟随睿智圣舍利弗的指导方式修行。指导结束时,给孤独热泪盈眶,阿难慈悲地问他是否不舒服。但给孤独回答:“阿难尊者!我并没有不舒服。我已服侍大师与僧伽甚久,但我之前从未曾听过如此深入的开示。”

然后,舍利弗说:“长者!这种深入的谈话并不适合白衣信众,它只适合出家众。”

给孤独回答:“舍利弗尊者!请让白衣信众也能听到这些教法。有些人的见解只受到些微障蔽,如果他们听不到这种教法,将会迷失;有些人也许可以了解。”

佛陀教导僧俗二众方法的根本差异

佛陀先前说法的差别很重要。我们在此考量的是终极问题——究竟解脱,不只是理论基础,而是修行。

给孤独身为初果弟子,知道五蕴聚合的无常本质,他自己也说过无常、苦与无我的三法印。介于只是听闻与思惟它们,以及实际修行与将之运用在自己身上,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佛陀用来教导在家众与僧众方法之间的根本差异,就是建立在这个差别上。

对在家人来说,内观诸法的本质是“智”的范畴,这教法起初也是对僧众说的。但许多比丘已更进步,佛陀因此再介绍于此世就能导致完全解脱的修行。唯有了解舍利弗的解说是逐步趋入涅槃的实修法,我们才能了解为何给孤独从未听闻过这种方式的核心说法。

在他濒死的时刻,他已远离世俗挂虑,放弃对世间财物与身体的贪著,唯有一心念法,他发现自己的处境和最进步的僧伽相当。在这种情况下,舍利弗才可能给他这种具有最大效益的指导。

命终转生兜率天

在如此向给孤独建议之后,两位长老便离开。不久之后,给孤独长者便命终转生兜率天,他的么女已早他一步住在这里。由于虔信佛陀与僧伽,他以年轻天神之身,威光赫赫地出现在祇园精舍。他走向佛陀,向他礼敬之后,说出以下偈颂:

于此桓林,仙人僧住止,
  法王亦住此,增我欢喜心。

深信净戒业,智慧为胜寿,
  以此净众生,非族姓财物。

因此有智者,为自身利益,
  应细察佛法,于此得清净。

大智舍利弗,正念常寂默,
  闲居修远离,初建业良友。

说完之后,天神顶礼世尊,右绕三匝,消失不见。

隔天佛陀告知僧众发生之事。阿难立即说:“这位年轻天神一定是给孤独,因为给孤独长者对舍利弗尊者充满信心。”

佛陀告诉阿难:

善哉,善哉!阿难!只要依思择而得,即由彼而得。那年轻的天神即是给孤独。(完) (摘自《佛陀的圣弟子传Ⅳ》向智尊者领导编写)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