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教故事

盲人摸象 大萨他婆 

白象和狮子 比舍佉

锄头贤人的故事 八风吹不动

无尽灯 优波离 佛陀问病

三皈依 愚路尊者 还重吗?

一杯牛奶 金刚三昧定 

难陀出家 周利槃陀的故事

五官争功 天下第一傻瓜

一碗馄饨 目犍连救母

故事选读 地藏菩萨的故事

故事与典故 长老偈

     上一页  
        下一页

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
及证悟过程 ③

沈家桢博士著

 

观世音说: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注二)。

“初于闻中”,是说:“我在修行的初期,运用听觉。”这里我要请各位特别注意,在这修行的初期,观世音菩萨也是和我们一样:一、有“我”的强烈观念;二、知道运用“闻性”;三、有“闻”及“听”的作用;及四、听到“声音”,譬如上面所讲的潮声。为什么我在此处要强调观世音在修行的初期,也像我们凡夫一样,有“我”、“闻性”、“闻”、“听”及“声”等妄想执著呢?这是因为要反映以后观世音怎样逐一消除这种妄想执著。

上面已说过,观世音是在海滩边修禅定的,因听潮声的来去,悟到声音在闻性中刹那生灭,并非永久的,实有的;而人之妄想烦恼,却都因执著这声音而来。所以观世音采用“入流亡所”的方法,使声音不再成为烦恼的根源。

“入流亡所”应该分开来研究,现在我们先讨论“入流”。“入”是佛法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是表示人的各器官与外界接触的现象,所以佛法中有所谓“六入”,那是眼、耳、鼻、舌、身五外部器官与外界的接触,及脑意识与外界思想的接触的总称。此处的“入”则是“耳入”,是外界的波动震动耳膜,使人发生有声音的感觉的现象。

“流”的意义是“不住”。金刚经里常提到“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住”即是说不要将“入”留住下来,而要让它一触“即流”。所以观世音所说的“入流”,即是金刚经中的“不住声生心”。

再说得详细些,“入流”就是说不要停留每一个因耳朵与外界接触所感到的单独的声音(单音),而要让每个单音像流水般的继续不绝的流去。这句话听上去好像很容易,实则很难。我们人的毛病,就是在留住这种单音,而将它们连贯起来,于是组成名词,连成句子,产生意义;妄想执著由此而生,烦恼苦痛由此而来。各位不信,让我们来试一试。

现在我请智海法师发三个单音,各位听著。

“观”。─—“世”。─—“音”。

现在我问:“各位听到智海法师说了什么”?很多人答:“观世音”。诸位答“观世音”的,就没有做到“入流”。因为你们没有让“观”“世”“音”三个单音一“入”即“流”,而是将这三个单音都留住了下来,连贯了起来,组成“观世音”这个名词;并且很多位的脑子里,将平时所知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一切,都联想了起来,这就是妄想执著啊!各位,不论“观世音”这个名词是好是坏,它一样的是妄想执著;所以要去掉妄想执著,就得“入流”。

这样一试,各位也许反过来要说,那倒真不容易,人的脑子中就有这么的机能,将单音留住下来,连贯起来,叫我们怎能“不住”而让它“流”呢?这话也不尽然。我们仔细想一想,“入流”也并不这么难。此刻各位的耳朵和外界接触而产生的音声实在多得很:有汽车经过的声音,有小孩在外面吵闹的声音,有邻座呼吸的声音,还有很多其他的声音。可是各位很自然地将这些声音都“流”而“不住”。所“不流”的只是我在讲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各位在注意我讲的话,要想知道我在说些什么,因此不让这些“入”流去,而将这些“入”留住,因此就听见我的话,也因此就产生许多思想上的反应。又譬如智海法师的三个单音,如果各位不将它们留住,每个单音都任它一触即流,单独的一个“观”声,一个“世”声,或一个“音”声,都产生不出观世音这个名词及因之而有的一切意义。各位自己可以将这个道理推而广之,自会觉得“入流”这个办法,确是很妙。

“亡所”的亡是“亡失”、“消除”的意思;“所”是所听到的对象及因听到而引起的一切对象的简称。在佛学经书里常提到“能”“所”两个名词,“能”是指能起作用的主体,譬如能听的我,能看的我。“所”是指作用所及的对象,譬如所听到的声音,所看到的色彩。世界上有许多现象,都由此相对的“能、所”观念造成,是妄想执著的主要形态。所以“亡所”是说在修行中“亡失了听到的对象及因此对象而产生的一切对象。”

注二:楞严经历代疏解甚多,对“入流”多作逆流讲,即须陀洹果。意思是说众生循声流转,谓之为出;观世音反闻自性,谓之为入。这里的讲法,和前人的注解,并不完全相同,是想用最浅而易懂的说法,使初期修行的学人,容易了解实行,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德指正。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观音修持及证悟》
1 2 3 4 5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