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
                ——四梵住的修习

向智尊者 著 香光书乡编译组 译

    慈、悲、喜、舍四者也称为“无量心”,因就其真正的本质而言,没有任何局限,没有排他性、不公平性,且不被选择性的偏爱或偏见所障碍。
   已达四梵住无量境界的心,对任何国家、种族、宗教与阶级不会怀有瞋恨。

舍根源于“观”,是一种完美、不动摇的平衡心。

环顾我们周围的世界并检视自己的心,就能明了要达到并维持心的平衡是多么地困难。

仔细地检视我们的生命,就可以注意到生命不断地在两极间移动──起落、成败、得失、毁誉,我们感受到心如何以苦乐、喜悲、失望与满足、希望与恐惧来响应这一切。这些情绪的波浪时而将我们推向高处,随后又将我们推落下来,才获得片刻的平静,马上又进入另一浪潮的力量之中。我们怎能期待驻足于波涛的顶端呢?若不是在“舍”的岛屿上,又如何能在存有的永不止息的海涛中,建筑起自己的生命之屋呢? 在几经失望、失败与挫折后,只分配少分快乐给众生的世间,几乎可说是个安全之地。

唯有愈挫愈勇的世间,才有光明成功的未来。

缺少喜乐的世间,于病痛、分离与死亡中成长。

前一刻是我们随喜的众生,下一刻却亟需我们的悲悯,这样的世界需要“舍”。

但是,所需要的那种“舍”,必须以时时保持警醒的心为基础,而非冷漠迟钝的心;它必定是经历严格、审慎修习而来的成果,而非一时情绪的展现。但若“舍”必须一再地用力才能产生,那么就不配称为“舍”,它的力量也会减弱,最后为生命的变迁所击垮。然而,真正的“舍”应能面对一切严格的考验,并从严格考验的来源中,使自己的力量再生,而只有根植于“观”的“舍”,才有抵抗与自我更新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观”的本质呢?“观”是清楚明了一切生命的变迁如何生起,并明了我们的真实本性。我们必须了解,自己所经历的各种体验,都源自此生或前世所造作的“业”──于身、语、意的行为。“业”是我们从之而生的“子宫”,无论喜欢与否,我们都是自己的业不可转让的“拥有者”。虽然是拥有者,但一旦我们造作了任何业,就失去了驾驭它的能力:业永远追随我们,相应于它的遗产终究会归还到我们身上(业的相续)。没有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是来自于外在充满敌意、不可知的世界,任何事都是自己心念与行为造作的结果,这样的理解使我们免于恐惧,所以是“舍”心的最初基础。当每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都只看到源于自己时,我们为何还要恐惧呢?

然而,若生起恐惧或不安,我们知道得以减缓的依皈处──自己的善业。这样的依止,将使心中生起信心与勇气──相信过去造作的善业会产生保护的力量,即使现生仍备尝艰辛、挫折,也更有勇气在当下造作更多善行。因为我们知道,崇高与无私的行为就是抵抗命运重大打击的最好方法,及时行善永远不会太迟。若在避恶行善时,这样的依皈稳固地建立在我们身上,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肯定:“根植于过去的不幸与不善愈来愈减少了,而我努力使今生清净无瑕,除了更多的良善以外,未来还能带来什么呢?”这样的肯定,使我们的心获得平静,而得到忍耐与“舍”的力量,足以堪忍现前的苦难。如此一来,自身的“业”就成了我们的朋友。

同样地,一切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即所造作“业”的果报,也将成为我们的朋友,尽管它们带给我们忧伤与痛苦。“业”以伪装的姿态,常常回到自己身上而让人无法辨认──有时以他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回归,有时则以生命中的重大改变回归,这些业果往往与我们的期待不符,或违反我们的意志。这样的经验告诉我们先前未预见的行为后果,显示出先前的行为虽然明显,但自己只有稍微觉察,而想以各种借口将之隐藏、掩饰的动机。若我们学会从这角度来看待事情,并能读到自己经验所传达的讯息,那么“苦”就能变成朋友,它会是个严厉,但诚实、善意的朋友,教导我们最困难的课题——与自己身心有关的知识,警告我们远离正盲目走向的无底深渊。由于将“苦”视为老师与朋友,我们就能较成功地以“舍”来忍受苦,最后,“业”的教说将给予我们强大的动力,使自己从“业”中解脱,从把我们一再掷入轮回之苦的“业”中解脱。厌恶将在自己的渴爱、愚痴、习性上生起,创造出许多情境以考验我们的力量、对抗力与“舍”。

应当作为“舍”之基础的第二种“观”,是佛陀所教导的“无我”。这教法认为于胜义中没有任何造作“业”的自我,其业果也没有影响任何自我。此外,这教法还认为若没有“自我”,我们就不能说“我自己”。造成“苦”并障碍或干扰“舍”的是自我的错觉,若自身的某特质受到责难,我们会认为:“‘我’受人指责。”而动摇了“舍”;若某项工作没有成功,我们会认为:“‘我的’工作失败了。”而动摇了“舍”;若失去财富或挚爱的人,我们会认为:“‘我所拥有的’失去了。”而动摇了“舍”。

要使“舍”成为不动摇的心,必须舍弃一切有“我的”想法,先从容易远离自我的小事着手,渐渐地向自己深深执着的所有物与目标下手。同时,也必须舍弃一切与自私的“自我”想法有关的事物,这也是先从自己个性的一小部分开始,从不甚重要的特质,或从自己先清楚看到的些许弱点,渐渐地向自认为是个人存在中心的情绪与嫌恶下手,以练习舍离。

舍弃“我的”或“自我”的想法到达一定程度时,“舍”就会进入我们心中,因为那些已领悟为“无我”的事物,又如何能藉由贪、瞋或悲伤而使我们烦乱不安呢?“无我”的教义,因而成为我们通往解脱与“舍”之道的向导。

“舍”是四梵住的顶点与极致,但不应就此认为“舍”否定慈、悲、喜,或认为前三梵住较为次等,绝非如此,“舍”完全包容、遍及这三者,正如三者完全充满“舍”一般。(摘自《香光庄严》68期)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四种崇高的心灵境界──
四梵住的修习
1 2 3 4 5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