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企业家禅定营第四期
问题座谈》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
 
名利带给人的,不一定如你想的那么好(2)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四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座谈 2006.10.21

男营员5:名利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关键看如何对待名利。我们搞些慈善活动,救灾救难,你没有钱,你怎么帮助人家?社会要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关键是我们学佛以后,要提高自己认识,增加慈悲心,把名利不要看得太重,社会责任必须要承担。就像我们吃饭前,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最后是供养众生。所以我们企业有了基础,有了名利,就必须回报社会。谢谢大家。

程:我非常赞叹这样一个名利观,我们通常看问题总是非好即坏,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名利有没有好的一面呢?如果不好,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呢?名利也会带给我们快乐,关键是我们怎么样运用这个名利。如果把它作为工具,你发心是为了众生的利益,为了大众的幸福,你拥有名利可能是一件好事情。如果你追求名利是让自己快乐让别人痛苦,或者让自己也很痛苦,这样的追求方向就应该调整一下。

女营员2:我看过电影《玉琳国师》,有个镜头,他问师兄:“我明天要做国师了,我穿哪件衣服合适。”师兄说:“我先问你,国师在哪里?”他马上跪下跟师兄顶礼,说“我已经悟了。”国师有没有?有的。但是心里不应该有国师的相。名利无好无坏,你拥有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让它来利益众生,并没有被名利颠倒,产生恶法坏法,这个名利就是好的;如果你被名利颠倒了,产生了坏法恶法就不好,那是你被名利所转了。

郑:黄琦是我们第一期的老同学了。

黄:追求名利,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做,也正在做的事情,因为我们看到的成功人士,非名即利。到这儿来,我不知道大家是为了好奇还是为了什么。我们去年第一届禅定营的同学,当他们有了名和利以后,还在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还在追寻使自己更加充实、更加崇高的东西,我想在座的很多人也都在这样做。

以前我们追求名利,是为了小我,而精神上升华以后,你追求名利是为了大我,为了更多的人,也包括为了自己更充实。我们过去一直注重向外发展,没有追求内心的智慧。我想我还会追求名利,但是我会从小我中走出来,走到大我中去,提升自己的境界。这可能是我学佛法得到的认识。

男营员6:这个问题是我提的。但是刚才各位众生的讲话,(众笑)(郑:讲各位同学好了)转移到正确对待名利的问题上,可能我没有说清楚。我是讲了三个方面,第一个,进禅定营之前我对佛法不了解;第二个,我在社会上工作,处理人、事,对名、对利已经比较超脱;第三个,虽然看得穿,但还有很多烦恼,对这些烦恼,我没有办法。请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用佛法的智慧开导我一下。

丁:你说你在平时处理名利上比较超脱,那怎么还有很多烦恼呢?

男营员6:工作压力啊,完成各项任务,总是有很多难度啊。现实社会竞争很大,很激烈,压力很大。

郑:就是对境不能当体即空。

男营员7:我认为大家讨论也是对他的帮助。他道理懂,但做起来却很难。我第一期来,刚开始对佛法是持怀疑的态度,回去以后,也是道理懂了,就是做不到。丁老师跟我讲:学了不修没什么用。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前世佛法学得很多,这世他保姆抱着他到寺庙里诵经,不小心掉到山崖上,他临死的一瞬间起了嗔恨心,恨他的保姆没把他抱好,当时就下了地狱。这就是典型的学而不修的例子,一遇境嗔恨心很自然就暴发出来,因为自己控制不住。我们道理上已经看清了,但通不过,也是没有通过修去征服它,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掌声

郑:我们在理论上有认识,但还没有实践。我们第一期有个同学叫骆小平,骆小平你可以谈谈。

骆:刚才那个女同学问,对名和利怎么把握,我就这一点谈谈我的看法。第一期学了以后我感到我的慈悲心大了,心量也扩大了。我有个发愿,就像刚才一位同学说的:要做好事,成全他人必须先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普度更多的人,那就需要我们有更大的能量。名啊利啊等等,我认为这都是能量的一部分。名利就像是双刃剑,用到好的地方,就能够为大众造福。

这一年我的变化很大,我朋友对我的评价也是这样的,事业上也出现了很好的兆头,我对以后满怀信心,我感觉我们的发愿蛮灵验的。我接下去打算搞个小城镇的开发,比我以前从事的工作可能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我内心发愿,是把产生的利益,回报给社会、回报给大众,谢谢。(掌声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