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质多长者
1 2 3 4          

 

相关链接: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毗舍佉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翅舍瞿昙弥
慈悲的化身:沙摩婆提皇后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谶摩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陀
 

 

 

 

   上一页              下一页 
【传记】

善说法的在家弟子典范
质多长者 ②

何慕斯·海克/撰

质多向比丘们请法

包含在《质多相应》中的经典共有十篇,三篇是质多向比丘们提问,三篇是比丘们问质多,四篇和个人事件有关。

什么是界差别?

有一次,质多邀请在寺院遇见的一群长老比丘到他家应供。用餐后,他请戒腊较长的比丘解释佛陀所说的界差别。

这位长老无法解释,在二度与三度请求都徒劳后,最年轻的伊师达陀比丘,请求准许回答质多的问题。长老同意,于是大迦旃延尊者的学生伊师达陀,在十八界─—六根、六境与六识的基础上,清楚解释界差别。

之后,这些比丘就离开了。在回寺途中,资深比丘称赞年轻伊师达陀比丘的杰出解说,并说下次在类似的场合,他应毫不迟疑地发言。长老的心中并无嫉妒,反之他对年轻同伴的成就与了解深度,感到同情的喜悦;而伊师达陀之方面则无慢心,因此两者都符合僧伽生活的理想。

“世间”与“我”的邪见从何生起?

另一次,质多问:“对于‘世间’与‘我’的邪见从何生起?”他请求解释佛陀在伟大《梵网经》中教导的这个主题。资深比丘再次不懂此事,并再次由伊师达陀回答。他说,邪见一定是由“身见”生起。

质多于是进一步问“身见”从何生起,伊师达陀回答,未修圣法的异生凡夫,执著五蕴实体为“我”或“我所有”。因此,他持续在无常与空的现象─—色、受、想、行、识上,制造自我的假象。

质多对此开示感到很高兴,并问伊师达陀来自何处。“从阿槃提的城镇来,”伊师达陀回答。质多不知道他的名字,接着便问他是否知道那里有个伊师达陀,他过去常和他通信,向他解释佛法,并鼓励他出家。由于他不知道后来如何,因此想问这件事。他从未看过伊师达陀,如今他极为欢喜地得知他从前的笔友,已经真的出家,且现在就坐在他的面前。他请求能有荣幸护持他,伊师达陀虽然感谢这个慷慨的提议,但仍拒绝他,并离开此地,永远未再回来。

注释书中并未解释伊师达陀忽然离开的动机,似乎他比较喜欢隐姓埋名,如今身分已在和质多的谈话中被揭开,因此觉得不适合再留在此地。他已达到阿罗汉果,关于他的其他资料,就只有和五蕴有关的一首简短偈颂

与“行”有关的抽象问题

第三个场合,质多是发问者,由迦摩浮比丘回答。质多提出三种行,以及与行灭有关的至少十一个抽象问题,这些和优婆夷毗舍佉问达摩提那比丘尼的问题一样。

比丘们向质多问法

渴爱是束缚六根与六境的结

质多的第一次谈话见于回答一些资深比丘所提出的问题,他们在结束用餐后,一起坐在寺院走道,讨论“紧缚”(或译为“结”)与感官所缘的对象是否相同的问题。有些人说它们相同,有些人则说不同,质多恰巧在场,便加入他们。

当受邀评论时,他说在他的见解中,两者在名相或意义上都是不同的。就如两只牛,白牛不是黑牛的系缚,黑牛也不是白牛的系缚,但两只牛都被同一条绳子或轭带所系缚。因此,六根没有力量束缚外境,而外境也没有力量束缚六根,但它们都受到渴爱的牵制。比丘们很高兴这位博学在家弟子的回答,并说质多一定拥有洞见佛陀深奥教法的慧眼。

相同的比喻也被舍利弗与阿难用在其他两个不同的场合。它确切的涵意,佛陀曾作过清楚的解释,他说六根与六境都是被系缚的事物,而渴爱或欲贪才是束缚它们的结。这是个思惟的重点,如此才能避免无谓地对抗外六境与内六根,因为束缚我们的是内在的欲与贪,而非六根与六境。譬喻巧妙地将黑色用于六内处,因为主题是不明的;而将白色用于六外处,因为对象是明显的。

译注:

①大迦旃延尊者:佛陀推崇大迦旃延尊者为详述他略说法义能力第一的弟子,他的论说着重于义理内涵,直指法义的核心。身为“法”的分析者,大迦旃延非常类似于舍利弗尊者,两者的论说有相似之处。

②十八界是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境─—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界”就是保持自己,十八界就是十八种各有界域的界别,以三个为一组,依根、缘境、发识三和合,由认识关系而成立。

③《梵网经》:本经是记述古代印度思想界状况的重要资料。经中所描述的外道(六十二见),指的是围绕“我”和“世间”而展开的六十二种见解。其中,依过去世而起的见解有五类十八种,依未来世而起的见解有五类四十四种。经名中的“梵网”,意指如渔夫以网捕鱼般,将外道的一切见解一网打尽。

④伊师达陀的那首简短偈颂是:“五蕴已了知,其根已除断。无苦亦无漏,罗汉得涅槃。”

⑤三种行:即指身行、口行与心行。“身行”即出入息,因出入息为系缚于身者,所以出入息是身行。“口行”即寻、伺,因寻、伺于先而后发语,所以是口行。“心行”即想与受,因两者属于心,为系缚于心者,所以是心行。

⑥与行灭有关的问题是:(一)如何入灭受想定?(二)入灭受想定时,先灭三种行中的哪一法?(三)如何是从灭受想定出定?(四)从灭受想定出定时,先生起三种行中的哪一法?(五)从灭受想定出定时,触几种触?(六)从灭受想定出定已,心何所倾、何所趣、何所顺?(七)有几种受?(八)什么是乐受、苦受、与不苦不乐受?(九)乐受者、苦受者、不苦不乐受者以何为乐、以何为苦?(十)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以何随眠随使之?(十一)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应舍离什么?(十二)一切乐受皆应舍贪随眠?苦受皆应舍瞋随眠?不苦不乐受皆应舍无明随眠?

(摘自《佛陀的圣弟子传Ⅳ》向智尊者领导编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