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全然寂静的马车 (4)
              ──八正道的譬喻
班迪达尊者 著 钟苑文 译著

八正道的寂静马车,是一辆戒、定、慧的马车,

以身精进与心精进为轮,惭愧为靠背,念为装甲,正见为车夫,

可载运一切众生安全地横越海洋、沙漠,穿越轮回的丛林。

﹝无益的惭与愧﹞

有些惭与愧是无益的,我称它们为“假的”惭与愧。有人也许会对持守五戒、闻法或向值得尊敬的人顶礼感到羞耻、难堪;也许会对在大众面前高声朗诵或演说感到丢脸。害怕别人的批评,如果那批评不是根据道德行为而发,那就是假的惭。

有四件事有助于个人的利益,这是人类不该感到羞耻的。这些并未列在佛教经典中,它们是属于世间的、实用的。

首先,不要对自己的生意或赖以为生的工作感到羞耻;不该对接近老师以学习买卖、专业或学科感到羞耻,如果因羞耻而不去做,如何获得知识呢?不该对吃感到羞耻,如果不能吃,那么将会饿死。最后,不该对夫妻间的亲密关系感到羞耻。

同时也有假的愧,例如,害怕在人生历程必要的时刻,会见重要的人。

村民会在搭乘火车、公车或渡船旅行时,有假愧的倾向,我指的是真正的村民──从未搭乘过公共运输工具的人,这些单纯的人也许会在旅行时害怕使用厕所,这也是无益的。人们也会害怕动物、狗、蛇或昆虫,或害怕到陌生的地方。许多人害怕异性,或敬畏父母、师长,不敢走到跟前或与之交谈。有些行者害怕与老师小参,他们等在门外,彷佛那是牙医诊所一般。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惭与愧,它们只与做出不善行有关。人应该畏惧恶业与烦恼,要知道在它们攻击时,很难说它们会操纵人到什么程度,而让人做出不善行。

反思惭与愧是件好事,行者身上的这两项特质愈强,便愈能发挥精进来保持正念。害怕破坏持续练习的行者,就会努力地培养警觉。

因此,佛陀对天人说:“庄严的八正道马车以惭为靠背。”如果你有惭与愧的靠背,当驶向涅槃极乐时,会有东西可倚靠与依赖,能让你舒服地坐着。就如搭车时有意外的风险,行者在八正道的马车上,也冒着修行的风险,如果这些特质较微弱,便有失念的危险,而所有的过患便随之发生。

愿你充分的惭与愧引领你激发热切的精进,以使能持续地修习正念。愿你因此能顺利而快速地沿着八正道前进,直到最后了解涅槃。

环绕马车的装甲──念

为了确保佛法之旅安全完成,马车必须有车身。在佛陀时代,马车以木头或其它坚硬的材质制成,用来防御矛或箭。在近代,国家会花费许多资源来发展战车所使用的装甲。现代的汽车为了安全,也都以金属包覆,今日你乘车时,就如处在舒适的房间里,远离风吹日晒。如果车身好好地保护你免受气候的影响,那么不论外面下雨或下雪,你都能舒适地旅行。这些例子都在说明,念让行者远离烦恼无情攻击的功能。念是种让心安全、舒适与冷静的武装,只要有念提供保护,烦恼便无法进入。

少了念的防护,无人能安全地以八正道之车旅行。当马车进入战场时,装甲是保护乘客的决定性因素,修观是场对抗烦恼的战役,早在记忆所及之前,烦恼便控制了我们的存在,所以需要坚固的装甲环绕马车,我们才能受到保护,免受它们无情的掠夺。

为了克服烦恼,了解它们如何生起是有益的。烦恼的生起与六境有关,无论何时,只要在六根门的任何一门失去正念,你很容易就会成为贪、瞋、痴与其它烦恼的受害者。

例如,当“看”的过程发生时,可见色与眼识接触,如果是可意的所缘,而且你没有正念,立基于渴爱或欲望的念头便会生起;如果是不可意的所缘,瞋恚便会攻击你;如果所缘是平淡且无关好恶的,你就会被愚痴的浪潮卷走。然而,当正念现前,烦恼便无法进入你的意识之流。注意‘看’的过程,念让心有机会了解正在发生事物的真实本质。

念的直接利益是心的纯净、清明与快乐,这些只有在念出现时才能经验到。无有烦恼即是纯净,因为纯净而会有清明与喜悦,纯净而清明的心便能加以施展。

(摘自《寂静的马车》──踏上涅槃之旅)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全然寂静的马车
1 2 3 4 5 6 7
繁體中文